登陸作戰,居然還煞有介事地弄2艘美國人淘汰的“新港”級坦克登陸艦搞什麼“逆登陸”戰呢!
現在40架重型Y-14M已經到達維沙卡帕特南東面500公里的海域上空,在100米的低空盤旋,2架“空中炮臺”QY-8在它們前方80公里處,它們不但形體小,而且低空效能好是在50米以下的低空盤旋。它們出實兌進入孟加拉灣後都是在150米以下的超低空飛行的,而且根據殲偵-17A的指示避開了印軍預警雷達的搜尋。從布萊爾出擊的48架殲-10M和“飛豹”混合機群則定位在維沙卡帕特南基地東南450公里的海域上空,當然是在120米以下的超低空,不過它們距先行出發的印軍兩棲艦隊可只有280公里。在他們的前面20公里處有40架各型直升機,當然它們的懸停高度僅10米。不但基地的預警雷達,甚至現代級驅逐艦上的雷達都不能發現這些可怕的打擊力量。
維沙卡帕特南10月4日5:30
5:15開始,這裡的海軍碼頭就熱鬧起來,東部海軍區司令官潘辛德中將親自率司令部的不少官員和基地的大批官兵為兩棲艦隊送行。中將神情肅穆,剛才與庫爾迪格少將道別時,叮囑道:“閣下,請贏得漂亮點!”
印軍太需要一個漂亮的勝仗了。薩賴達斯上將又為他們調來16架米格-21-93戰機,作近程護航,可以讓遠端戰機的飛行員保持體力;雖然不能馬上調來預警機,因為西線正在激戰,再說艦隊的前半程有基地預警雷達的警戒,但保證在突擊前調一架預警機來支援;又讓他們把12艘掃雷艇全部出動,不僅可以加強掃雷能力,主要是加強護航艦隊的火力。可見期望之切。
在初露的曙光中庫爾迪格少將的旗艦“塔爾瓦爾”號新港級坦克登陸艦開始解纜,不遠處的4艘巨型滾裝船已經解纜在加速了。這些是兩棲艦隊的壓陣鉅艦。中將似乎透過它們看到了180公里前方的整個艦隊。中將與參謀人員煞費苦心地為這支倉促上陣的雜牌兩棲艦隊佈陣:前鋒是2艘現代級驅逐艦,現在已前出到180公里的海域;後面緊跟著10艘坦克登陸艇、4艘人員登陸艇和14艘武裝漁船,搭載著第2陸戰旅的大部分官兵,只是它們14節的速度太慢,所以“笨鳥先飛”;登陸船隊的兩翼是12艘掃雷艇;跟著它們的是3艘老舊的前蘇聯製造的F級潛艇,這次勉強披掛上陣,現在有制空權所以乾脆在海面上浮航,要到接近作戰海域時才下潛,它們的兩翼是8艘大型巡邏艇護航。
新港級坦克登陸艦摒棄了傳統的前艙門作坦克登陸跳板的結構,採用特殊的吊具解除安裝坦克。因此艦首阻力很小,航速可達22節。艦上的生活設施標準很高,全封閉的空調系統,還有非常齊全的醫療設施。它和高速的滾裝船很快就能追上前面的艦艇。天空中有8架米格-21在警戒,在機場上既有8架米格-21準備替換它們,又有8架蘇-27隨時可以增援。當艦隊前出到300公里時將有1架卡-31升空加強預警。當艦隊前進到500公里時,將有1架A-50U來加強預警指揮,此時“塔爾瓦爾”與4艘直升機平臺將開始超越那些登陸艇。到700公里時基地的混合機群以及陸航兵團將全部出動,開始實施垂直登陸行動。這一陣型和行動計劃確實相當完美,得到了薩賴達斯和總部的讚賞。
可惜中將要無緣見到行動的結局了。
就在“塔爾瓦爾”準備加速之際,碼頭上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故。2架WZ-13從西北方向無聲地突進到了碼頭上,火箭彈對準人群飛了過去,掀起狂烈的爆轟波和大團的火光。它們掠過燃燒的碼頭,機炮又向登陸艦甲板上驚呆了官兵們掃去,殘餘的人這才被驚醒,趕緊向艙門逃去,似乎裡面終歸安全些。這2架“黑煞神”掠過登陸艦後,靈巧地分別轉向兩邊的滾裝船掃射過去,在那裡又引起了更大的混亂。跟著它們的1架Z-1L轉瞬間就著降在登陸艦的甲板上了,特種兵立即跳出艙門展開了行動。這可是他們第二次“登陸”新港級了,想必在那艘繳獲的菲律賓新港級上又練過了千百次。一組人殲滅甲板上的殘餘印軍、一組人突擊艦橋、一組人向空調系統的進氣口放催淚瓦斯,一組人控制艙內的上下通道,他們都駕輕就熟忙著各人的事,當一名隊員的手槍指上庫爾迪格少將的腦袋時,就順利地控制了這艘鉅艦。
與此同時,另1架Z-1L掠過1艘滾裝船就有1組突擊隊員跳下來,操起突擊衝鋒槍就掃射甲板上的殘餘印軍,那些驚魂未定的印軍大都作了他們的槍下亡魂。他們旋即跳進了停放在甲板上的6架直升機,什麼“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