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的部隊,都一致反映中**隊擁有猛烈的火力。他們說日軍“像在練兵場上進行教練那樣,向敵軍跑步前進時,立即遭到中**隊的猛烈射擊”,而且中國人的命中率很高。中**隊從桑葉河西岸臺地上發射的炮彈,不僅準確,而且如同傾盆大雨。該委員會經過兩個月研究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一)日本陸軍由於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規模實戰經驗,逐漸地喪失了對火器的正確認識,而中**隊的打法,偏重於物質裝備,為了戰勝在火力上佔優勢的中**隊,關鍵的打法是突襲,必須極力避免常規打法。
(二)中**隊的後勤補能力很強。中**隊能在遠離鐵路幹線終點750公里的開闊地出色地完成大兵團作戰的後勤補給工作。由此可見,中**隊一直把保證後勤補給看做是戰勝敵軍的一項重要因素。然而,在日本陸軍中,輕視後勤工作的傾向是很嚴重的。因此,面對中**隊巨大的後勤補給能力,日軍只能是目瞪口呆。
(三)中**隊的戰鬥力很強。在過去的中**隊中,率領部隊前進的是現役軍官,在部隊中這些軍官越多,它的戰鬥力越強。在現在的中**隊中,指揮官站在部隊的前頭,起著火車頭的作用。在桑葉河事件,勇敢戰鬥,挺身而出的幾乎都是一線指揮官。他們以身作則,帶動官兵作戰,寧死不屈。而在日軍的《對華作戰法綱要》中,根本沒提指揮官人數同部隊戰鬥精神之間的相互關係。應該說在中**隊中,基層指揮官在前線直接參戰的越多,戰鬥力越強,這是中**隊的一個特點。
(四)中**隊在側背受敵時仍然會堅持作戰。一戰時期的中**隊,從側翼或者後方遭到日軍攻擊,在多數情況下立即開始退卻。這種傾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世界各**隊中,也同樣可以看到。綜合許多類似戰例,日本陸軍認為中**隊對側背受敵的反應是過敏的。
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在桑葉河戰役中,日軍第23師團為打擊桑葉河東岸的中**隊左後方,進入桑葉河西岸後發動反攻。中**隊不僅沒有退卻,反而更猛烈的進行反擊。同時,在桑葉河東岸地區,儘管日軍第2 3師團和第1坦克師團對一大片中**隊的據點式陣地發起夜戰,攻佔了若干據點,一直打到陣地腹地,但留在前方據點的中**隊士兵並沒有退卻,而繼續頑強地抵抗。看來這是中**隊不同於日本軍隊的突出特點。這可能是由於日本軍隊多數指揮官缺乏鬥志,而中**隊指揮官只要上級沒有命令就絕不退卻。
(五)中**隊提倡旺盛的進攻精神和勇猛果斷的戰鬥作風。但是,它不同於日本陸軍的是:中**隊在任何情況下,都把有效地使用武器看作是作戰的基本原則。其中最典型的是大炮、坦克和飛機的協同作戰。中**隊的這種協同作戰,其力量實在驚人,它使人感到如同沉重的壓路機在隆隆聲中衝破一切向前推進。
桑葉河戰爭是亞洲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現代化的戰爭,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從這場戰爭中吸取了應有的經驗教訓。
楊銘筠駕駛著特製的“百靈鳥”牌轎車離開總部,向地處新橋東部的商業樓區駛去。根據總部檔案課調查的結果,新橋的白山大樓實質上的主人徐春明是東部商業區的在任總經理。
主人是徐春明卻叫白山大樓,這是因為徐春明為了逃稅,讓小叔徐白山作為該大樓的名義人的緣故。
楊銘筠還了解到,徐白山現在被警察叫到白山大樓接受盤問。徐春明則坐陣東部商事,透過電話聽取與徐白山同行的秘書的彙報。因為在那一天,在白山大樓中設立辦公室的各公司的大部分職員以及接到報警電話趕來的警察中的數人,由於靠近永寶通訊社的房間,結果吸進了毒氣而生命垂危,被送進了醫院急救。…;
在去東部商業區的途中,楊銘筠用公用電話給劉運山掛了直通電話,但沒有人接。也許因為時間已過下午五點,人都下班走了吧。
位於新橋東部商業區的大樓寒酸得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楊銘筠進門時也沒有任何人上前阻攔。楊銘筠徑直來到二樓的總經理室門前。
來開門的就是徐春明本人。這人長著個禿頂,身材矮小,只見他老花眼鏡架在鼻尖上,用眼球的上半部瞪著楊銘筠。
楊銘筠進屋後隨手將門帶上,然後在門背後用桌子築起工事。整整花了一個鐘頭來盤問徐春明,但他卻一口咬定:“永寶通訊社的內情我真的不知道啊。那座大樓我早就交給徐白山和堂弟去管了……我只管收房租。”
楊銘筠後來用獵刀劃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