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管事夫婦對於這些,無能為力,護主不力他們只能承擔。
正要籌辦周弘夫婦喪葬事,周騰他們趕回來。周成家人大鬧起來,把周夫人在常德購置田產一事大肆說出來。按律例,父母在,子女別籍異財,徒三年;這般早就該驅出族裡。故而,周夫人如若被說成別籍異財,那……
說明一下:1、明代律法,別籍異財,徒三年。
2、關於文箐祖父的名字周復,為杜撰。小說裡的周敘、周覆在履歷上,請大家參照明代的周述、周孟簡兄弟。我這裡因為把二人的出生地改在蘇州了,故而改了他們的可能出生年,但死亡年仍是基本不變。然後周復與朱瞻墡的關係亦參照歷史上的周孟簡。在與文相關內容中有提及。不多贅言。
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
文箐聽得觸目驚心。她真沒想到後來會發生這麼多事。而且,吳七竟然差點兒被冤致死。所有的事,自己都想得太簡單了。人性自私,從自己這次私逃來看,果然。好些事,逃避只會連累更多人。如今,眼前的陳媽,也是自己所拖累的人。
她張了張嘴,發現嗓子竟然啞得說不出話來,喝得一口水,方才吐出聲來,問道:“那,你們歸家後,難道我母親……再有,伯祖父既為官,這族裡人便不敢胡作非為,周成一家竟敢如此放肆,他們有何可恃?”
陳媽嘆口氣,道:“小姐,越是為官,越要講究名聲。若是在族中鬧開來,治家不嚴,出得如此事體,叫大老太爺如何再為左庶子?又怎麼能以官壓民?大老太爺那可是帝師,當今聖上為太子時的老師。更何況這是宗族之事……”
文箐聽得,這正是自己完全不瞭解的古代宗族體制。“那族長呢?族長又是哪個,難道不管這些?”
周敘雖有官職,也無可奈何,周成一家於自己這一房有恩。當年周敘這一房這裡出事,周敘叔父,即周復的嗣父北地出事後,父親五年後亦早逝,兄弟二人彼時尚年幼,只餘得兩畝薄田,一個多病的母親,生活維艱。幸得周成的祖父加以接濟,又命周成父親周顧代為照顧,幫著他們耕種,平時多加體恤,才讓日子能過得下來。
故而,周敘周復對周成那一房所有人都異常親熱,看作是親兄弟一般。後來家業興旺,不僅在常德幫著周成一家建了房,甚至到了蘇州置房時,亦連帶著給周成一家子買了院子,以便兄弟好相鄰照顧。去嶽州接人,周同也自是託付於族兄周成。
哪裡想到,周成嶽州一行,竟然要讓兩家結仇?
而最重要的是,雖是周復致仕歸家,周顧說自己年事已高,而族弟按聲譽及平素對族裡貢獻,皆高於自己,可作為一族之長。只周復卻推脫,說是周顧較自己年長,仍推其為族長。
周成一死,名聲極其不好,可那畢竟也是周顧兒子,周顧一個七十多的老頭子,行將就木,聽聞此事,大病。周成兄弟與周成娘子開始大鬧。
陳管事眼見得周夫人到最後,竟然名聲不保,難不成也要從族裡除名?正好周家族人由此問到運往歸州錢財一事,認為陳管事夫婦有貪沒嫌疑,僅是常德田莊便為便證。收歸了他們帶回來的錢財,周成另一個兄弟周鋒另打起了主意,認為自己兄弟死得甚是冤,只怕這裡是陳管事夫婦謀財設的連環計。於是,陳管事夫婦差點兒被當成圖財害命之徒。
幸好,周敘這時身體好些,一力將這些議論壓下,找了陳管事夫婦談過後。萬般無奈下,只好與周成一家達成一致——周成不算奸yin從弟內室,而族裡也不管周夫人別籍異財一事。
陳忠夫婦當著周弘夫婦靈柩認罪,自己確實有過貪沒,但未曾謀命。周家不欲此事鬧大,便不將陳忠夫婦告於公堂,只遣了出去……
陳忠不相信小姐與少爺沒了,認定在嶽州某地,即便被拐,亦能找回家來。周敘讓二兒子周賡,李誠,陳忠三人去尋。
文箐聽得傷心,苦悶。“也就是說,陳媽,你們這是為了我母親的名聲,不要揹負別籍異財這個罪,才認了貪沒之名?你怎麼……”
她想說:你怎麼這麼蠢啊,陳管事怎麼也這般不開竅?周夫人都去世了,便……可一想到周夫人那麼個好心的,一切只為了自己姐弟著想,才在嶽州置房可以讓姨娘同自己姐弟相處,彼時才出此下策。如今,自己竟然要讓她再揹負這別籍異財於黃泉。
實在是,實在是沒有良心,無話說出口來。
可是,不讓周夫人揹負這罪名,那陳管事與陳媽一家子便只能沉冤莫白。
為著大家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