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能以簡單化的“治標”的方法去掩蓋深層的問題,讓深層的問題短期“消失”了。

第2章 我們因何陷入如此困境(5)

工業社會的初期,有錢人從工廠和工廠周圍廢棄的副產品旁邊搬走,就可一走了之。其後,我們發現可以把廢棄物“扔”到遠離人口中心的地方(紐約市每天輸出10萬噸固體廢棄物)。21然而,今天的世界是個相互緊密聯絡的世界,“眼不見,心不煩”的辦法,也快要“不是辦法”了。當人口和工業化水平都以幾何級數增長,某一個地區產生的廢棄物會對另一個地區產生經常性的影響。地球說到底是個有限的系統。遠在東半球的某個工業城市排出的煙塵顆粒會對洛杉磯的空氣質量產生影響,而後者又會影響紐約的哮喘發病率。我們共有的大氣、海洋和地表水系統長久以來就維繫著我們之間的聯絡。工業化活動的規模已經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區域化行動的影響已經不再僅僅是區域化的了。如今,可利用的垃圾填埋場和有毒廢棄物處理場的空間正在迅速縮減,再用短期的、“即時貼”方案解決根本性問題,保證成功的操作空間也以同樣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小了。重新思考、從頭設計的機遇,其實就在我們“手邊”。

怎樣解讀“因果環”圖

在本書中,讀者會遇到類似圖的“因果環”圖。“因果環”用來描述一段時間內導致模式變化(或者模式不變化)的相互作用和力量。比如:在“轉移負擔”的模式下,“達到嚴格環保標準的壓力”這個問題的症狀,可以用兩種方式應對。一種是短期的“治標”的方式,像僱用院外活動團隊;另一種是根本性的解決方式,像開發“環境友好”的產品,或者是主動與政府協作改善環境立法。設想這兩種方式是相互競爭、對立的。如果“治標”的方法奏效,達到嚴格的環保標準的壓力就會逐漸消失,採用根本性的解決方式的需求也會下降。但是,這又會導致新的影響力。如果忽視根本性的解決方法,原先問題(“達到嚴格環保標準的壓力”)症狀最終還會回來。因為沒有真正在應對背後的環保問題上做什麼,壓力還是會再次逐漸上升。如果當這些壓力又需要解決的時候,這家公司還是傾向於採用“治標”的辦法應對(由於根本性的解決辦法並沒有變得更容易,公司也更習慣與院外活動團隊合作……這種情況是可能的),那就會引出更多的院外活動。由於這個過程,影響力隨著時間逐漸加強,解決問題的“負擔”就轉移到了越來越依賴於院外活動團體。

看整體,觀大局

環境和社會危機層出不窮、日復一日,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無論從認識上還是感情上都感到應接不暇,難以應付。難怪一聽到又有訊息提到氣候變化造成了惡性災害、缺水以及有毒廢棄物,許多人乾脆選擇“關機”。看來,我們需要對付的第一個問題也很簡單:我們如何才能把所有這類的壞訊息都接收進來,卻又不破壞我們的“神經電路”?

“系統思考”一直是我們開展組織學習工作的核心觀念之一。但是,“系統思考”這個術語看上去很是嚇人,不容易懂,總像是哲學博士一類的知識分子做的工作。其實,“系統思考”不是把複雜的問題搞得更復雜,再去解決。“系統思考”只是要求我們“退後一步站”,看到問題背後的那些模式。這些模式一旦清晰呈現,其實反倒更貼近直覺,更容易把握。

落基山研究院(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RMI)是一家開展能源與資源研究及諮詢的機構。幾年前,我們與那裡的研究人員一起工作的時候,開發了一個簡單的“系統圖解”工具,幫助人們理解我們今天所處的局面。22這個“圖解”的核心是6個基本概念。

第2章 我們因何陷入如此困境(6)

如果你想給一個十歲的孩子解釋清楚我們所處的困境,這個“圖解”可以是個不錯的開端。

1。工業系統,也就是我們製造、購買和使用的東西(從汽車到電視、從建築到電廠),位於更大的自然系統之中。

2。自然這個更大的世界,既包括有生命的、可再生的資源,比如森林、農作物、漁業資源等,也包括其他那些從人類的時間角度衡量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比如石油和礦產資源。

3。可再生資源可以無限支撐人類的生存,只要我們的“收割”速度低於這些資源的再生速度。

4。不可再生資源依靠採掘獲得(這也是為什麼礦山、石油生產和其他類似行業被稱為採掘業),而且只會逐漸枯竭。由於這類資源無法自行補充,當然遲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