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外交部長的他已經被撒切爾解職,但仍留在內閣中,現在他連閣員的職務也辭去了。瑪格麗特?撒切爾手中的內閣曾經調整了多次,但是這兩個人的辭職卻成為她衰落的前兆。其中意見分歧是他們辭職的一個原因——勞森和豪都拒絕首相的反歐洲路線,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撒切爾的領導風格以及她對待內閣成員的方式方法。她原來的一個顧問在《晚間標準報》上將上述辭職事件稱為“政界的切爾諾貝利”。愛德維娜?居里回憶說,“這種進攻性的、強調性的男性自我表達方式不斷增多。我認為,這毀了她。”儘管瑪格麗特?撒切爾佔統治地位,專橫而又執拗,但正如勞森所說,在那之前,她仍然把自己看作團隊的一部分,她是隊長。而執政十年之後,現在的她認為再也不需要這個團隊了。
英國經濟在經歷一段長時間的繁榮後於80年代末重新進入了衰退。撒切爾主義的負面影響變得明顯了,並不是所有人都從撒切爾主義中受益,英國的貧富差距加大了。當瑪格麗特?撒切爾想實行 “人頭稅”來堵塞地方財政的漏洞時,火山終於爆發了。在該項稅收中,納稅人繳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