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直把昌傑當做自己最好的兄弟和老師,更何況昌傑還是龍老前輩的準女婿,兼之緬北第三軍在當初的遇襲中傷亡很大,官兵們的復仇之心無比的強烈…在此我告訴大家一個確切的訊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初,昌傑在緬北第三軍擔任軍事教官其間,已經與龍老前輩的小女兒龍婷定下了終身大事,由於戰事緊急,他不得不推遲了婚禮趕赴前線。昌傑遇難的時候,龍婷已經懷有三個月的身孕了,儘管大家都有意無意地瞞著她,但廣播、電視和報紙雜誌上為配合政治攻勢大量釋出的訊息,還是讓她看到了。目前龍婷的情緒已經穩定下來,她立志要生下昌傑的孩子,但不願意到條件較好的我們這邊來。”
眾兄弟傷感之餘。想到昌傑有後又頗為安慰。康寧略作思考,立即做出決定:“指示軍隊總醫院,明天上午十點前。必須派出一個由各科專家組成地醫療小組趕赴第三特區,盡一切努力為龍婷進行身體檢查和保健指導。英雄在這個世界上有了血脈的傳承,足以令昌傑含笑九天。等孩子出生之後,大家一起到昌傑墓前告慰於他吧。”
“明白!散會後我親自佈置,決不讓我們的好兄弟流血又流淚!”後勤部長周繼先大聲回答。
弟兄們紛紛贊同康寧地決定,梁山還提出如果有可能,由他來認養昌傑的孩子,話一出口馬上招來弟兄們的一片反對。理由是誰都想獲得這個機會,由此可見孫昌傑在弟兄們心目中的份量和好人緣。
康寧搖了搖手,讓弟兄們停止爭論言歸正傳,示意劉海瀾坐下,然後一臉嚴肅地問道:“透過數月來二十幾次小規模襲擾式進攻,基本上探測出了對手的反應速度和反擊能力,羅星珈部雖然也展開了七次針鋒相對的行動,但到目前為止,對方尚未有大規模動手的跡象。陳大哥是否正是依據數月來的這些情況,判斷出羅星珈部並沒有進攻地實力?因此他們才據險死守滿足現狀。或者是在等候什麼契機?比如美國人或者印度人跳到明面上來給予他們支援?”
“是的,不過美國人和印度人跳到前臺的可能性不大。根據諸多情報顯示,美國高層顯然對數次爆發內部矛盾的羅星珈部的表現感到異常的失望,再加上此前在三位美國戰俘受審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推諉與遲鈍受到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指責,因此他們對羅星珈部大規模的軍備支援已經告一段落了,但是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依然保留了情報支援和派駐軍事顧問。至於印度方面,俄羅斯與美國人為了自己地利益在該地區頻繁角力,國內也迅速加強了對雅魯藏布江流域河谷地區的軍事控制力度,使得印度方面對羅星珈部的態度也越來越謹慎。上月底。羅星珈部位於印控區丁蘇吉亞東郊的訓練基地被取消就是一個證明。目前羅星珈部這個最大的軍事訓練基地已經秘密搬遷到了帕特凱山脈東麓的緬甸一側邦紐鎮,我們曾數次計劃對其進行特種襲擊,但因地形限制以及對方周密的保衛措施,最終只能選擇放棄。”劉海瀾回答。
康寧點了點頭:“看來你們對情報的掌握確實做到了心中有數。既然美國人和印度人都投鼠忌器。那麼接下來陳大哥有什麼打算?”
劉海瀾正色回答:“陳大哥想在中路和北路發動一次師級規模的進攻,由我們的暫編第一師擔任中路主攻任務,北方軍區地兩個師作為戰略預備隊;緬北邊防第三軍擔任北路主攻重任,鮑有祥前輩的邊防第二軍留作預備隊。我們就從敵人認為最艱險最不可能發起進攻的兩個三十公里防線強行切進去,只要兩路人馬中有一路成功突破敵人防線,佔據敵人的陣地,那麼方圓三十公里內地敵人只能選擇後撤一途,整條看似固若金湯的戰線馬上就會發生鬆動。
“你個人的意見呢?”康寧對將帥們的議論紛紛置之不理。徑直走到劉海瀾身邊追問。
弟兄們隨即停了下來。劉海瀾想了想抬頭說道:“我個人認為勝算還是很大的,在長達數月的相互試探中。我們基本弄清楚了敵人的佈置和戰鬥力,只要組織得好,打得堅決果斷,再運用聲東擊西的策略調動敵人主力,完全可以達到預期目地。當然,發起如此規模地戰役,傷亡不會小,初步估計會損失兩到三個團的兵力。”
這下輪到康寧猶豫了。
付出三千多人地代價打破僵局把握戰局主動權雖然看起來非常值得,打好了說不一定可以一舉攪亂羅星珈部的整條防線,到時候倚仗兵力優勢全線突擊,定能將羅星珈部趕出緬甸,甚至圍而殲之。但是戰事一起,就不是一個師級規模的戰役了,整個戰區八萬官兵全面參與的大戰役隨即展開,再也沒有一點兒退路。因此,歷來謹慎地康寧不得不反覆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