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狗子早就知道主人家有個眉如遠山臉若芙蓉肌膚柔滑像板油的女兒,妙齡十七,新近守寡,於是酒席上趁著酒酣耳熱,撫琴一曲,歌詞大意是: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
主人家小寡婦對狗子傾慕已久,聽到如此挑逗的琴音,不免藏頭露尾的偷窺。狗子心領神會,買通丫鬟,和寡婦連夜逃回成都。
這是婦孺皆知的私奔故事,寡婦自然是卓文君,狗子無疑是司馬相如。一晌貪歡之後是結結實實的社會現實,文君是富家女,貧窮的日子尤其無法忍受,於是兩人借些銀子,開了家酒鋪,文君當壚,相如穿上大褲衩,親自擔任洗碗工。
有錢人都愛面子,文君老爹遭不起這份噁心,只好接受現實,分給這兩口子百萬財產,相如從此致富。
這一段風流佳話,好生令人羨慕,卻也不乏遺憾。狗子相如身子弱,一向患有消渴病,此時貪戀文君美色,頓時引發痼疾,終於因此病致死。
消渴病的臨床表現是多食、渴飲、溲多等等,《素問》裡指出,脾癉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可見這消渴是吃好的太多構成的富貴病,但狗子是苦孩子,居然也遭逢此病,看來人窮不但志短,連抵抗力也是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