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4部分

這還不算什麼,畢竟杜奇威的影響力擺在那,就算CIA與五角大樓沒有多少關係,也得考慮杜奇威在白宮的影響力,而且把一份沒有得到證實的評估報告送到白宮,而且真的惹上麻煩,負責的肯定不是杜奇威。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在杜奇威打電話的時候,CIA沒有把報告送出去。

也就是說,這份原本應該直接遞交給總統的報告,沒有首先交給總統,而是交給了身在倫敦的總統顧問。

這從某個方面證明,CIA的負責人也產生了同樣的疑慮。

正是如此,杜奇威與CIA局長通電話的時候,得知CIA也在懷疑特種部隊發回來的資訊的可靠性,並且提出了幾個疑點,一是特種部隊為什麼會遭到伏擊,要知道,別說伏擊特種部隊,要想在島上找到特種部隊都不容易。二是戰鬥僅僅持續了幾分鐘,雖然傳送資訊只需要幾分鐘,但是戰鬥力強大的特種部隊在幾分鐘內就全軍覆沒,對手肯定更厲害。而CIA早就獲得確切情報,共和國沒有派遣正規特種部隊參戰,僱傭軍團內最多隻有20多名能力還算不錯的特種兵,根本算不上厲害。三是CIA是在18日,也就是戰鬥爆發前不到10個小時收到了訊息,得知阿根廷空軍安排了一架執行特別任務的運輸機,並且為這架運輸機安排了護航戰鬥機,後來把俘獲的特種部隊官兵送回阿根廷的就是這架飛機,也就是說,這份情報來得太及時了,而越是及時的東西,越可能存在問題。最後的時候,CIA局長還明確無誤的提到,與島上的稀有金屬礦藏有關的情報也是在衝突爆發後獲得的,其中最重要的兩份情報,也就是軍情局的副局長帶著專家去島上進行實地勘察、以及共和國最知名的華東地質研究所用來分析島上稀有金屬礦藏儲備情況的數學模型都是透過收買獲得的,即軍情局的叛徒為錢出賣了最重要的情報。

這四個疑點,讓杜奇威心驚不已。

前面三個問題還好說,一是戰場是什麼都會發生,誰能保證僱傭軍團的那些人不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靠運氣殲滅了特種部隊。二是僱傭軍團的戰鬥力確實不差,至少皇家陸戰隊的偵察兵就在他們手裡吃了很多虧。三是CIA在18日獲得的情報是由阿根廷空軍的軍官出賣的,而阿根廷的情報保密系統根本算不了什麼,只有最後一點引起了杜奇威的高度重視。

稀有金屬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重要性遠遠超過20世紀的石油。在兩個超級大國打冷戰的大背景下,與稀有金屬有關的都是絕密情報。軍情局有相關的管理機構,CIA與NSA也有相同的管理機構,毫無疑問,有資格進入這些機構,並且接觸到最核心機密,比如稀有金屬礦藏形成的地質數學模型的,絕對都是“最忠誠”的,而這些人沒有任何可能為了錢出賣情報。

“地質數學模型”到底有多重要呢?

因為稀有金屬礦藏的形成條件非常複雜,所以探尋稀有金屬礦藏的難度比尋找油田大得多。別的不說,在稀有金屬礦藏的具體形成原因上就存在很大的爭議,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理論,即“外來形成論”、“富聚形成論”與“擠壓形成論”。不同的形成論,需要建立不同的數學模型,才能用計算機進行分析。換句話說,只要獲得了數學模型,就能對蒐集到的地質資訊加以分析,確定該地區是否有稀有金屬礦藏。相對而言,收集地質資訊並不難,特別是在一些落後國家,別說派間諜去搜集,只要能夠花錢買通政府官員,就能明目張膽的派遣地質學家去收集地質資訊。關鍵就在“地質數學模型”上,如果沒有合適的模型,就算有了地質資訊,也得不到準確的結論。正是因為美國地質學家建立的地質數學模型過於落後,所以近20年來,在與共和國爭奪稀有金屬礦藏的時候,美國一直處於下風。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美國本身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稀有金屬礦藏儲備國,自身的資源就能用上幾十年,不然美國早就在冷戰中處於絕對下風了。

問題是,稀有金屬不是石油。

在眾多的形成理論中,“外來形成論”也就是認為稀有金屬是由隕石、小行星、彗星等星體帶到地球上來的說法最為可靠。實際上,“富聚形成論”與“擠壓形成論”都是建立在“外來形成論”的基礎上的,因為這兩種理論無法解釋稀有金屬“稀有”的原因,即為什麼在其他星球上並不少見的稀有金屬,在地球上這麼少見。

正是如此,稀有金屬非常“稀有”。

更重要的是,從一開始,稀有金屬就具有“不可替代性”。相對而言,石油並不具備這一基本特點,即便在可控聚變核電站問世之前,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