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紅線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推測。沈落雁出動的兵越多,這仗就越難打起來。一來如此江東空虛,沈落雁不敢多留。二來就算魯世深真有進攻江夏之意,見到沈落雁擺出這副架式,也是絕對不會再冒頭的。
竇紅線有些失望的道:“我們好不容易說服統葉護答應我們南下聯絡諸雄,卻不料南方卻出現這麼大的變動。沈家與楊暕都受到重創,更讓人遺憾的是經宜昌一戰,沈落雁與楊暕兩人已成生死仇人,想讓他們罷兵聯手,只怕難比登天。”
“中原諸雄如果不能與突厥聯合起來,單憑統葉護只怕難以擊敗陳破軍。要是突厥此戰敗了,我們想要給夏王復仇,將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了。”老人心中滿是不甘,夏國兵敗,前後那些老兄弟們,幾本上就沒有幾個活下來的。河北漢子最重義氣,對於老人來說,什麼華夷,什麼宗邦都不重要,唯有復仇才是最重要的。
“張伯,我要去江夏見沈落雁。沈落雁雖為女子,可卻智謀無雙。我相信,她能明白聯盟的好處。”竇紅線緊緊握了一下拳頭道。
“小姐,如今形勢,只怕去了也是無用功啊。”張伯嘆息道。
“張伯,要報仇,也只有這一線機會了。不去,更沒機會。”
九江城內,一場激戰正酣。
誰也想不到,未戰即已經主動撤過江北的北陳軍,在南陳大軍過了九江之後,又會突然對已經易手的九江發起攻擊。
這突然的攻擊,讓留守的大將陳當做夢都搞不明白。要打你就打,是你棄守九江的,現在卻又跑來搶,這不是有病麼。不過攻其不備,這也正是兵法之道。被北陳軍甩了一道雖然有些不痛快,但陳當卻也不懼,九江城中也是有五千兵馬守備的。他就不相信他守不住九江,隔不了多遠的西面,可就是公主的三十三萬大軍。
只要堅守半日,援軍就能回援,到時就能反包圍殲滅這支來犯陳軍。
不過陳當有些過於樂觀了,北陳軍出現到現在,激戰也不過半個時辰而已。但是陳當卻感覺過了半天那麼久,北陳軍攻勢之猛烈,讓他難以抵擋。
攻城的北陳軍不多,也就三千左右。可領兵的卻都是赫赫有名之輩,主將乃是原先坐鎮九江的江西都督胡海,自遼東就跟隨陳破軍的沙場悍將。獨擋一面,指揮十萬大軍他也許不行。但如這般的攻城戰,他卻是熟練無比,更何況打的還是曾經兩度易手過的九江城。
而他的左右副將也同樣威名不小,左指揮使徐世績,當年威鎮中原的瓦崗大將軍。右指揮使蘇定方,河北義軍中年青一輩中有名的小將,不但竇建德當年看重,就是陳破軍也十分看重,千方百計終於降服了這員將領。
三位大將,皆一時之秀。部下三千兵馬,更全是江西行省兵馬中最精銳的三千老兵。
如此組合,就是對上杜伏威這樣的江南大將也都不懼,更何況此時他們要對付的只是陳當這樣的二流將領。打的還是他們剛剛主動棄守的九江城。
戰鬥一開始,便有早安排好的內應炸開了城門,接應他們入城。陳軍以迅馳不及掩耳之勢殺入了九江,高大的城防完全就成了擺設。適時的,城內的內應更是四處作亂,接應胡海。
在北陳軍裡應外合,無比凌厲的攻勢下,陳當的五千守軍死傷過半,終於敗下陣來,渾身浴血的副將搶到陳當近前,慘然道:“大人,北陳軍銳不可擋,九江守不住了!”
第846章 攻打建康城,解救太上皇
陳當心頭一片冰冷,就是副將不報,他自己也已經看清了此時的形勢。
五千留守九江的兵馬並非臨時拼湊的雜牌,而是一直跟隨他多年的老兵。這五千人馬,乃是當年他跟著吳王沈法興起家時的老部下,這些年幾經擴充,最終有了這五千人馬。如今更是直屬攝政王公主殿下嫡系,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五千精銳老部下,居然不到兩個時辰,就已經傷亡大半。
這一刻,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三千越甲可吞吳,他的五千兵馬向來自比為精銳越甲,可此時在北陳軍三千人馬的攻勢下,節節敗退的居然是自己。公主不是說九江原先的陳軍都只是些鄉兵民團的雜牌嗎?可為何他們攻勢如此之猛?這些根本不是什麼鄉兵民團的雜牌,甚至他覺得這根本是北陳百戰的精銳。
咬了咬牙,他終究生不起死戰不退的決心。
“撤。向豫章郡撤退,只要堅持半天,公主的援兵就能趕到,到時再報仇不遲。”
雖然明知公主有三十多萬人馬在西面的江夏方向,但他沒敢往江夏方向撤。丟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