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部分

在一套起步,緊緊用了三天就突破了21。6%。這個收視率的增長幅度是現階段的電視劇無法想象的。因為年代變了。

片子火爆全國的訊息傳到了《北京愛情故事》劇組,正在拍攝電視劇的陳思成穿著軍大衣一邊拍電視劇,一邊咧著嘴帶著酒窩偷笑。他覺得自己的走對了路,跟邵英雄工作室簽約就馬上得到了力捧,不光讓他當上了導演,《北京愛情故事》也迅速投入了拍攝。

同樣有這個想法的還有‘張毅’,最早的時候張毅給某著名編劇當槍手,依靠可憐的稿費活著。沒活就得餓著,那時候沒人找他演戲。他能演上《士兵突擊》還是因為在《愛爾納…突擊》話劇裡演袁郎和一直在跑龍套。沒想到的是,《士兵突擊》的導演和編劇堅持讓他演史今,甚至把他帶到了巨星邵英雄的面前,這一次見面竟然令他獲得了一份‘邵英雄工作室’2005年之後的5年合約,這還真是意外之喜。

沒有這份合約,他就認識不了陳思成,沒有在《士兵突擊》的拍戲的友情,他就不可能在《北京愛情故事》裡演重要人物。

而且這一切的起點,都是因為他見到了邵英雄,拿到了合約。

《士兵突擊》熱播讓邵英雄工作室又賺了4200萬,這可不是毛利而是純利,因為邵英雄操作的《士兵突擊》並沒有走原劇的老路!

原版《士兵突擊》並未賺多少錢,在歷史中,王保強在該劇中的單集片酬不足一萬(因為出演了《盲井》和《天下無賊》),其他人片酬更低,而這部電視劇沒有女性角色全靠男人撐起一片天的狀態也不被任何電視臺看好,最終前三輪播出賺到的錢和投入持平不說,兩位製片人每人只分的30萬。沒錯,整部《士兵突擊》的利益只有60萬,邵英雄還在自己的電腦中找到了王忠磊面對媒體時所說的原話:“業界普遍認為像《士兵突擊》那麼受歡迎的劇集起碼可以賺500萬元以上,結果記者獲悉《士兵突擊》只賺了60萬元,該劇由兩位製作人聯合制作,所以兩位製作人各分得30萬元而已。昨天記者向王中磊求證,他雖不願承認具體數額,但坦承經濟效益很一般,因為剛開始該劇外界並不看好,後來卻被網路炒紅,所以第二輪播出才逐漸得到電視臺的重視。”

看見了麼?就算是士兵突擊按照後來的受歡迎程度,媒體也只預測賺500萬!

其中的問題就是,演員不出名,製作並不恢宏,投入不大讓各大電視臺沒有期待感,這才導致了集體不看好。就連被網路炒紅的時間也在第二輪播出之後,也就是說那時候第二輪播出權已經賣了,光第三輪、散賣和音像製品權能賺多少?

可是邵英雄並沒有按照原劇的銷售方式去賣,他背靠央視這顆大樹就是資本,不過他不能憑著這部電視劇漫天要價,只跟央視要了《士兵突擊》的成本價和25%的廣告分層。你央視不看好《士兵突擊》沒關係,邵英雄的名字你的信吧?合作了這麼多年的關係,不能連一點信任度都沒有吧?只要你信,你播,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於勝利買下片子的時候也有過思考,可邵英雄這幾年的收視實在是太率強悍了,無論是投資的電視劇還是自己主演,全都大賺特賺,他不想拱手把印著‘邵英雄工作室’商標的電視劇推給八套,只能勉強著答應。

這邊於勝利剛剛答應。邵英雄就開始投入了500萬僱傭一個剛剛興起的職業進行網路炒作,這個職業是——水軍!

他僱傭的水軍幾乎在播放前一個月就開始在網路上鋪天蓋地的熱炒,有罵《士兵突擊》的、也有誇《士兵突擊》的。一個個還口口聲聲說《士兵突擊》在沒播的時候就已經洩露了出來,他們把全劇都看完了!

實際上這一切都是扯淡!

沒播出來就洩露的電視劇大陸並不是沒有,那是由著名小說改編的《古鎮大河》,那部小說叫《米》,後來只能重拍,這和邵英雄的《士兵突擊》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網路時代逐漸成型的2004年,《士兵突擊》還沒有播出就先火遍了網路。這種情況下,《士兵突擊》最終拿下27。7%的收視率讓邵英雄工作室賺到了4200萬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與此同時,王保強身價從幾千一躍跳到五萬。陳思成達到了四萬,其他一眾演員身價集體看漲。

王忠軍看準了《士兵突擊》的機會開始挨著個的打電話,畢竟現在簽下新藝人對華宜計程車氣有所提升,如今王京華儘管沒有攤牌。估計也就是這兩天的事了。他不能坐以待斃。

“喂?保強啊?我是王忠軍,你現在還沒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