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衙門在處理公事?”楊慎心中別提多有驚訝了,他這些年的遊歷也不是白走的,他對地方衙門中的運作並不陌生。
大明的百姓其實很少會和官府打交道,打官司這種事並不是經常發生,但凡有si下里解決的可能,百姓們就不會去對簿公堂。會出現這種情況,既是因為畏懼,也是因為不瞭解,很多知縣、知府,對衙門中的具體事故都不是很清楚,更遑論普通百姓?
官員自不用說,哪怕是在衙門裡面沒人關注的小吏,出了衙門的時候,也是趾高氣揚的,要是有負責治安或者收稅這樣職司的人,那囂張勁就更不用提了。
‘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在詩文中,就曾經形象的描述了官府稅吏在民間的作為。
可如今,在世人眼中,不,或者說在士林的風評中,最囂張跋扈的謝宏轄下,卻出現了這種官吏服務於民的景象,這讓楊慎又如何能不驚訝。
造作或者假裝的?明顯不可能啊,楊慎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又不是什麼大人物,又豈會被冠軍侯放在眼裡,特意擺出這麼大的陣仗給自己看?要知道,對方可是連閣老尚書都不放在眼裡的,自己算是什麼?
那麼,這想必就是京城中正在風傳的新吏治了吧,楊慎左右環顧,覺得京城的傳言一點都沒失真,甚至說的還不夠完全,如果沒有做作的成分,這新吏治的確堪稱善政啊。!。
' '
第601章 無限商機在新城
楊慎自己都沒發覺,當他到了天津之後,隨著一路上的見朗給他帶來的驚異,不知不覺中,他的心態和來天津的初衷都已經有所變化了。'文字版更新最快到'
和後世歷史上,在十幾年後,跟老爹楊廷和一起捲入嘉靖初年那場政爭的翰林侍讀不同;也和政爭失敗後,被放逐邊疆,終身不復啟用的那個罪臣不同。如今的楊慎,還只是個有著神童之名的少年才子罷了。
少年人往往不會有太深的城府,也不會有成年人那種對世情的洞徹,何況,與普通的世家子不同,楊廷和多年為官在外,妻子卻一直在老家,直到兒子才名日顯,他的權位也日益穩固,這才將家眷接到了京城
少了老爹的言傳身教,儘管讀了很多經典史籍,但楊慎對儒家學說的理解還流於表面,對治國平天下還抱有相當純粹的幻想,算是個理想主義者。
在後世,這種人一般會被稱為愣頭青,或者憤怒青年,因為他們總是容不下社會上的那些骯髒,總是在幻想國富民強,也常常會憧憬大同天下。當韶華不在,又或經過了世情的磨練,這份憤怒會被付之一笑,進而丟棄風中。
可現在仍然是正德三年,而且還是新年第一天,所以,才子楊慎還是那個單純的才子,而非一個皮厚心黑的合格政客,天津的所見所聞,讓他感到新奇和驚訝的同時,也有了濃濃的期待感。
那個負責接待知事已經走開,另外幾個在門前走動,職責相同的人也都在忙碌,楊慎也不欲貿然打擾對方,尤其是在他的身份似乎被人看破的情況下。
不過,想要探知究裡,倒也不是無法可想,去櫃檯辦事需要排隊,可若是隻想旁聽就不用那麼麻煩了。不少沒拿定主意甚至完全沒有頭緒的人紛紛圍攏在櫃檯旁邊,聚精會神的聽著那些吏員和商人們的對答。
楊慎選擇的目標是個熟人,那個在城門外神氣活現的那個胖子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會兒他也發現胖子正在一處櫃檯前說得口沫橫飛,這情景引起了他的興趣,於是他走到胖子身後,並不出聲驚擾,只是凝神靜聽。
“…···大人,俺老包可是義民,您可不能糊弄俺俺活了五十多歲,咋就從來沒聽說還有這種吃食啊?這罐頭,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湊到跟前一聽,好奇之餘,楊慎也有些好笑,原來這胖子不是在賣弄見識,而是也遇到不知道的東西了,而且聽過解釋後似乎還沒弄懂,正在那裡發牢騷呢。
“罐頭,就是把果蔬煮好調味之後裝在玻璃瓶裡面密封······呃,玻璃也就是跟琉璃差不多····…”胖子的嗓門不小,因為受驚過度,比手劃腳的樣子也有些誇張,不過那個吏員的態度依然很好,耐心的給胖子解釋道。
“這個俺明白,可是····…用琉璃裝吃食,這到底是圖一啥啊?那琉璃多貴啊!”胖子急不可耐的打斷了對方的說明。
琉璃跟玻璃其實不是一回事兒,不過因為明朝沒有造玻璃的技術,所以很多人都是混著說的一聽到要用琉璃瓶裝吃的,胖子立刻就暈頭轉向了,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