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即釋駕與之。有頃,使者至,奪牛翁乃徵君也。使者欲奏殺亭長。康曰:“此自老子與之,亭長何罪!”乃止。康因*'中'*道逃遯,以壽終。
注'一'那,語餘聲也,音乃賀反。
矯慎字仲彥,'一'扶風茂陵人也。少好黃老,隱遯山谷,因穴為室,仰慕松﹑喬導引之術。與馬融﹑蘇章鄉里並時,融以才博顯名,章以廉直稱,然皆推先於慎。
注'一'風俗通曰:“晉大夫矯父之後也。”
汝南吳蒼甚重之,因遺書以觀其志曰:“仲彥足下:勤處隱約,雖乘雲行泥,棲宿不同,每有西風,何嘗不嘆!'一'蓋聞黃老之言,乘虛入冥,藏身遠遯,亦有理國養人,施於為政。'二'至如登山絕夡,神不著其證,人不鷪其驗。吾欲先生從其可者,於意何如?昔伊尹不懷道以待堯舜之君。'三'方今明明,四海開闢,巢許無為箕山,夷齊悔入首陽。足下審能騎龍弄鳳,翔嬉雲閒者,'四'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謀也。”慎不荅。
年七十餘,竟不肯娶。後忽歸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後人有見慎於敦煌者,故前世異之,或雲神僊焉。
注'一'汝南在扶風之東。
注'二'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又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又曰:“理大國若亨小鮮。”又曰“非所以愛人治國”也。
注'三'孟子曰,湯使人以幣聘伊尹。伊尹曰:“我何以湯之幣*'聘'*為哉?”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豈若)*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豈若使是人為堯舜之人哉?”
注'四'列僊傳曰:“簫史,秦繆公時。善吹簫,公女弄玉好之,以妻之,遂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十年,吹鳳皇聲,鳳來止其屋。為作鳳台,夫婦止*(在)**'其'*上。一旦皆隨鳳皇飛去。”又曰“陶安公,六安冶師。數行火,火一旦散上,紫色沖天。須臾赤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至時,安公騎之而去”也。
慎同郡馬瑤,隱於汧山,以兔□為事。'一'所居俗化,百姓美之,號馬牧先生焉。
注'一'□,兔網也。毛詩序曰:“兔□,后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觽多。”故*(慎)**'瑤'*以為事焉。
戴良字叔鸞,汝南慎陽人也。曾祖父遵,字子高,平帝時,為侍御史。王莽篡位,稱病歸鄉里。家富,好給施,尚俠氣,食客常三四百人。時人為之語曰:“關東大豪戴子高。”
良少誕節,母□驢鳴,'一'良常學之以娛樂焉。及母卒,兄伯鸞居廬啜粥,非禮不行,良獨食肉飲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毀容。或問良曰:“子之居喪,禮乎?”良曰:“然。禮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禮之論!夫食旨不甘,故致毀容之實。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論者不能奪之。
注'一'□音虛記反。
良才既高達,而論議尚奇,多駭流俗。同郡謝季孝問曰:“子自視天下孰可為比?”
良曰:“我若仲尼長東魯,大禹出西羌,'一'獨步天下,誰與為偶!”
注'一'帝王紀曰:“夏禹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夷之人也。”
舉孝廉,不就。再闢司空府,彌年不到,州郡迫之,乃遯辭詣府,'一'悉將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優遊不仕,以壽終。
注'一'遯,遜也。
初,良五女並賢,每有求姻,輒便許嫁,簄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訓,皆有隱者之風焉。
法真字高卿,'一'扶風郿人,南郡太守雄之子也。好學而無常家,博通內外圖典,為關西大儒。弟子自遠方至者,陳留範冉等數百人。
注'一'高一作喬。
性恬靜寡慾,不交人閒事。太守請見之,真乃幅巾詣謁。太守曰:“昔魯哀公雖為不肖,而仲尼稱臣。太守虛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贊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見待有禮,故敢自同賓末。若欲吏之,真將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
太守戄然,不敢復言。'一'
注'一'戄音紀具反。
闢公府,舉賢良,皆不就。同郡田弱薦真曰:“處士法真,體兼四業,'一'學窮典奧,幽居恬泊,樂以忘憂,將蹈老氏之高蹤,不為玄纁屈也。臣願聖朝就加袞職,'二'必能唱清廟之歌,致來儀之鳳矣。”'三'會順帝西巡,弱又薦之。
帝虛心欲致,前後四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