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部分

“良卿真的這麼想!?”

聽完葉開的話,隆裕激動的站了起來,臉上潮紅一片,顯然心奮不已,“良卿真乃我大清不世之忠臣!”

垂簾聽政,復活皇權,這一套說辭無疑極具誘惑力,特別是對隆裕這樣的人來說,更為如此,正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一套也只有隆裕會信。

“太后謬讚,臣何德何能當得起忠臣二字?”葉開一臉痛心疾首的說道:“世風日下,臣不過是為天家盡微薄職分而已。”

“試問良卿,如何才能垂簾聽政,哀家可聽說,奕…劻弄出一個什麼責任內閣,掌了大權,現在,連載灃這個攝政王說話都不做數了。”

隆裕不是傻子,她就算在不明白什麼是君憲制度,也知道現在是奕…劻說了算,載灃代表的皇權,已經被前者取而代之了,既然如此,那垂簾聽政,就更別想了。

“奕…劻膽大包天,侵奪皇權,私心自用,這樣的賊人必須除掉,否則江山基業不保,現在奕…劻依然四面楚歌,立憲派人對其多有不滿,載灃也必然對其恨之入骨,等到他們互相爭鬥,自相殘殺之時,太后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良卿的想法好是好。。。”隆裕想了想,臉又急轉直下,“但哀家手下一無大臣,二無健卒,如何能爭得上大位?”

就算前面幾個都倒臺了,也未必能輪上她,這一點,隆裕很清楚,當年慈禧能奪得大位,誅殺實力雄厚的輔政八大臣,還不是贏得了一幫皇族少壯派以及京畿軍隊的支援,對比之下,隆裕一無所依,要可憐的多。

“太后不必多慮,臣的禁衛軍就是為了拱衛皇室之用,如今帝室衰微,乾綱不振,奸人橫行,正是禁衛軍將士立功之時,只要時機成熟,禁衛軍願聽從調遣,為太后聽政做一馬前卒爾!”

這話說的隆裕心動不已,連連鼓掌,有了軍隊的支援,什麼事都好辦了,何愁大事不成。

“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朝廷朝廷,不就是皇上,不就是慈聖皇太后嗎?先太后賓天時,遺詔中寫到,攝政王如遇大計,須請於太后裁決,這大權自然應該太后拿著,與理與法,與情與制,都該太后說了算!”

葉開的話,每一詞,每一句,都說到了隆裕的心坎裡,她要當真正的皇太后,就像第二個葉赫那拉一樣,成為主宰帝國的主人。

那種沒人朝拜,沒人祝賀,甚至沒人理睬的生活,隆裕絕對不想再過下去,口含天憲,執掌乾坤,他人可以,我為什麼不行?

這一天,隆裕收穫了太多,就算是畫餅,她也甘願吞下去,末了,她高喝一聲,胸中悶氣盡發。

“滿朝文武,忠心可用者,維良賚臣一人而已!”(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

(第一更)

京師,正陽門火車站,此處為新建盧漢鐵路的始發點,從這裡上車,便可直通漢口,之後,在轉走水路,透過揚子江航道,順流而下,差不多三四天就可以到達南京城下,交通可謂便利,所以此站建成後,便成為一座黃金口岸,南來北往的生意人從這裡不斷湧向大江南北,不到一兩年就小有繁華,也間接導致沿線的地皮不斷上漲,一地千金,這都是鐵路興建所益。

不過今天的場景倒倏而不同,偌大的站臺裡,往日車馬粼粼,喧譁吵鬧的景象全然不見,如今這裡,士兵羅列,戒備森嚴,偶有行人路過,也莫敢多問。

官府早早就釋出了清場令,今天有重大人物專列南下,火車正常運營暫停半天,往來的旅客或許還不明所以,但當地的民眾卻清楚得很,當得起這樣排場的,不是高官,就是貴爵,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京畿重地,事情發生多了,尋常百姓也就見怪不怪。

“良大人,此番南下,務必多多保重,南方不比北地,逆黨遍地,你可要多加小心。”

火車在站臺邊吞吐著煙氣,還沒有發動,一場簡短的送別儀式在車門口舉行,來人大多是葉開的親信故交,站在最前面的是度支部尚書,內閣第一副相,鎮國公載澤。

“是啊,良大人,要多加小心,革命黨內多亡命之徒,專刺督撫大員,特別是江浙一帶,逆黨盤踞甚重,出入府衙,務必留意。”

站在載澤身後的是郵傳部尚書盛宣懷,他在上海經商多年,對那裡的狀況清楚得很,如今也來提醒葉開,革命黨在經歷多次起義失敗後,便把重心放在了暗殺行刺上,特別是江南的光復會,如秋瑾,徐錫麟,陶成章等人,更是把暗殺等成了推翻清朝統治的靈丹妙藥,曾言:殺一人,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