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盡量將最詳細的政令傳達到全境。
如果已來到的高人都留在巴都未走的話,規模竟會比赤望丘中的服常**還要大。這些高人本身或不懼災禍,但別忘了他們也生活在人間,不是憑空蹦出來的,有所出身的部族、有親眷好友,在宗門中還有弟子傳人。
虎娃在王宮中見到了武夫丘的新任宗主武天。武天只比虎娃小一歲,想當年在武夫丘上虎娃也見過他,但當時並不知他就是劍煞先生的侄孫。後來武天離山行遊去了,再見面時已是慶祝劍煞成仙的大典。
武天就是在那場慶典之後、劍煞飛昇之前,突破了大成修為。武天執掌武夫丘這樣的宗門還稍顯稚嫩,好在宗門中還有四位長老,另有一位已有大成修為的女師兄熊麗。如今熊麗在宗門中坐鎮,武天宗主帶著四位長老都趕到了巴都。
四位長老持金杖紅節被派出去了,武天身為宗主留了下來,孟盈丘宗主青黛也留了下來,虎娃還在巴都見到了師弟山水君盤瓠。少務平日不可能指揮調派這麼多世外高人,武天、青黛、盤瓠、玄源都留在巴都,就是幫巴君協調各方事務。
虎娃來了,不僅是少務,大家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少務趕緊召叢集臣與眾高人在王宮大殿中議事。大殿中央放了一個行軍作戰時演示地形用的大型沙盤,其上顯示的就是整座巴原的地貌,是盤瓠和武天前兩天剛趕製出來的。
少務現在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就是洪水的詳情,身為巴君這麼多年,面對未知的災禍,一切都無從掌控的感覺還是第一次。
虎娃來時崇伯鯀曾有叮囑,不要在巴原上當眾說出他的名字。所以虎娃只說已有仙家高人以一件不可思議的神器暫時堵住了洪水,至於能堵多久,虎娃也不敢確定,大概是半年左右,為了防止意外狀況,下游城廓的遷移最好能在三個月內完成。
所謂意外狀況,就類似虎娃剛經歷的“還差半個時辰”這種事情。崇伯鯀告訴虎娃,他至少可以堅持半年,但也要防止意外的變數,所以下游民眾要儘快遷移,離上游越近的地方當然就越危險。
得到了一個相對明確的保障期限後,巴國群臣的臉色多少才好看了一些,只要地方官員以及各部族首領不故意拖延,能按命令組織民眾有序遷移,應該還來得及。
巴君給各地下的命令,和虎娃給下界城、攏江城所下的命令差不多,而且更完備。立刻遷到指定的地點,只許攜帶最必要的物資,有意拖延或者製造混亂事端者,都以違抗君令的罪名就地論處。鄰近未受洪水侵襲的各城廓,都要暫時劃出一片地域,以統一安置災民。(未完待續。)
047、多助
虎娃問道:“我飛天而來時,望見巴都城周邊各城廓軍民,皆撤到了巴都城外的原野。附近雖有彭山、丈人山、眉山等高處可躲避洪水,但山中卻安置不了這麼多人長期生存,師兄屆時又想怎麼辦?”
少務:“師弟啊,為兄正想請你幫忙呢。既有仙家高人可在大江上游化出一條山脈,那麼聚集萬民之力,更得師弟等眾高人之助,也能在巴原上築造出一道長堤。”
少務當場以手摶土,堵在了沙盤上眉山與丈人山之間的山坳缺口處,如此一來,彭山、丈人山、眉山這三條山脈蜿蜒相連,在沙盤上圈成了一個澡盆狀,而巴都城便坐落在這個“澡盆”的中央。
彭山與丈人山、眉山與彭山之間的隘口地勢皆較高,洪水漫不過來,此前唯一的缺口就是少務摶土為堤所堵的那個地方,這是他對著沙盤苦思整夜後所想出來的對策。
巴原周邊各城廓的民眾,可以就近遷移到高處,但原巴室國所在,大多是人煙繁茂的平原地帶,沒有那麼多山脈高地。要遷移的民眾又實在太多了,大規模遠徙恐怕來不及,就算時間來得及,也沒有那麼多地方好安置。
於是少務反其道而行之,將他們都遷移到巴都城外的原野上。
少務從侍衛手中接過一桶水,緩緩倒在了沙盤上,模擬洪水到來後最終的地貌。巴國轄境將被淹沒約十分之一的土地,受災的總人口接近三分之一。但是將那個山脈隘口堵住後,巴都城周圍被群山環繞的原野卻不會被淹。
巴國先君鹽兆選擇在這裡建立都城,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這片原野就是巴原土地最肥沃、物產最豐富之處,而且巴都城中的廩倉以及各村寨中的存糧也是最豐足的。
少務已讓倉正大人進行了簡單的測算,假如將能開墾的地帶都開墾,在田地裡都換種雖然不那麼可口、但產量卻足夠高的農作物,勉強可供近三分之一的受災人口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