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地說:“這麼多?”
上期初印三千,後來加印了幾次,也就是六千份左右,現在才第二期,一下子又翻了一倍?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嗯,還行,主要是有外地的商客也訂購,送到外地銷售,我讓人統計了一下,大約有三千多份帶到外地發行的,也就是說,長空的發售量在八千份左右,也不算多,那務本坊的武候賺大了,光是國子監認購了一千多份,現在那版還在,不知一會還要加印不。”李麗質越說越興奮,那種成就感,比賺銀子還要讓她感到興奮。
劉遠暗暗點頭,沒想到銷往外地的數量也有三千多份,估計不少人對京城發生的事深感興趣吧。
這時一旁的小娘終於插上嘴,有點遺憾的說:“這些武候太膽小了,生怕賣不掉自己吃虧,沒敢多要,若不然,那銷量還能進一步提升。”
杜三娘點點頭說:“算了,他們可不比我們,很多人還要養家餬口,拿著那報紙,又不能當飯吃,賣一份才得二文錢,不知還要不要孝敬那些頭目,要是賣不出,還真的就影響生計了。”
富貴人家的一餐便飯,有可能讓那些貧窮的百姓吃上一個月,的確沒有可比性。
任何事都有二面性,先收錢銀再拿報紙,雖說可以避免浪費油墨紙張,降低成本,但也打擊了那些武候的積極性,讓他們不敢積極去銷售,從而間接也影響了銷量。
劉遠想了一下,扭頭李麗質說:“公主,我有個建議。”
“好,你說。”
“相信公主也看出,光憑銷售報紙的收入,是很微利的,廣告收入,這才是大頭,而閱讀人群的基數和影響力,決定著廣告收入的多寡,所以現階段,最重要就是多發行報紙,培養出忠實的讀者,劉某覺得,有必要進行讓利和推廣。”
李麗質聽到劉遠的分析,也暗暗點頭,一臉敬佩對劉遠說:“好吧,這些事你比我熟悉,再說這裡還是由你說了算,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這裡以劉遠為首,再加上眾人也佩服他的眼光和策略,直接讓他拿主意。
“不定時舉行幸運讀者的抽獎,回報一些小恩小惠,武候這一塊,再讓利半成,讓他們七五折拿報,若是賣不完,可以售價的六折收購回來,幫他們減輕風險,這樣一樣,他們自然會賣力替我們工作。”
杜三娘和小娘沒有說話,她們只是湊熱鬧的,長安報的真正股東是劉遠和幾名公主,現在劉遠詢問的,自然是李麗質和李敬的意見,她們是代表。
李敬看了一眼李麗質,小聲地說:“我聽皇姐的。”
“我只管印刷和財務,這些決策的事,自然是你拿主意,本宮沒意見。”李麗質不加思索地說。
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思維會根據環境而改變的,剛開始時,李麗質曾經以賺得不多為由,想把報紙的單價提升,殺雞取卵,現在看到就是不靠報紙的銷售,也有不菲報酬,心中對劉遠更為佩服,於是他說什麼,也就什麼了。
。。。。。。。。
接下來的日子,劉遠寫文章,訓練新軍,不時到墨韻轉轉,順便還到那專門研究水泥地方看一下程序,而研究玻璃的機構也在工部掛牌成立,劉遠自然又去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大致描繪一片,給他們一個方向,然後讓他們慢慢摸索,日子過得忙而充實,當然,也不是沒稿勞,每次回家,都有二個絕色美女候著自己,經常是春色滿室,豔福無邊。
不知不覺,便到了驗收金玉世家那細作小隊的首飾作品、決定他們去留的時刻了。(未完待續。。)
ps: 今天狀態不好,腦袋很亂,只有保底二更,爭取明天四更,不好意思了。
477 賊心不死(月票告急,求月票)
密室內,劉遠居坐在正中,而十二個由軍部送來學習微雕技術的細作一臉嚴肅地分坐在兩旁,不少人眼中都出現忐忑之色。
劉遠居坐在正中,仔細地看著這些天由他們獨立完成的作品,這是他們學習這麼久的成果,也是決定他們去留的一次最重要的考核,所以一個個的心情都很緊張。
十二件作品一字排開,劉遠很認真的一件一件拿起來觀察,他的神色很平靜,沒有高興,也沒有失望,一眾細作從他的臉上也看到什麼表情,顯得有點不安,對他們來說,這個年紀還學這個,有點像半路出家,也像強人所難。
劉遠心中都有點吃驚了,老實說,像這些細作己經錯過了最佳的學習的時間,天賦也就一般,隔行如隔山,李二以為把人塞進來就行,自己不吝技術,願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