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某保證,最遲三天,定要召開這個大會。至於吃喝嘛,呵呵,那是大家看得到起,招待諸位亦是李某人地榮幸!大家不必客氣,需要什麼儘管開口,只要能辦到,李某必定盡力為大家辦妥。”
江湖中多得是慷慨豪邁之士,李丘平這般說,眾人卻也不以為異。不過這一個月來的開銷著實巨大,有心者也是暗自歎服,僅這般財力,就不是普通人能擔負得起的,李丘平人才武功是不用說了,早已是名聲在外,而他連財力亦是這般雄厚,就更是讓人不得不讚嘆了。
說話間,莊子柳已經讓人將酒席送上。演武廳外地豪傑聞訊也陸續趕來,酒席便也越開越多,一直襬到了廳外樹陰下。眾人一面吃喝一面相互結識,拼酒吹牛,談天論地,演武廳內外熱火朝天,人人皆是大感痛快。
酒過三巡,那熊熊烈日也漸已偏西。
忽然,有兩個人提著些銅製地燭臺走到了擂臺之上,這些個人都是莊子柳安排打雜的下人,卻並非江湖人士。
兩個人點燃了六根蠟燭,三根一組,一共只點了兩組,兩組點燃的蠟燭大概相距丈餘。兩個人將蠟燭安置妥當,便即走下了擂臺。
廳中看到這一幕地人無不大奇,連黃昏時分都還沒到,卻點上蠟燭做什麼?再說了,便是已然天黑,這麼大的廳堂,只點這六根蠟燭又有什麼用!
正疑惑間,一個身著藍色衣衫,大頭瘦身的年輕人走上了擂臺。他先是輕咳了一聲,而後說道:“崆峒弟子丁秦關,問大家好!”
丁秦關說話間運起了內力,話音在大廳中迴盪不休,將一干人的眼光都吸引到了他的身上。
丁秦關對眾人行了一禮,說道:“先前李少俠說到,咱們切磋應該以武會友,點到即止,在下深以為然!在下有個法子,可以不傷和氣,而又能切磋玩耍,這便請諸位賜教!”
李丘平這一桌,杜青峰卻似認得丁秦關。杜青峰一氣將杯中酒喝下,嘿然道:“這傢伙也來了!又想來這套,真是好不知羞!”
李丘平卻是第一次見到崆峒派的弟子。那崆峒派也是六大派之一,江湖上的名聲還在崑崙派之上。而看這丁秦關出場的威勢,確也大是不凡。
李丘平大感興趣,便問道:“杜大哥認識他?”
杜青峰點點頭“嗯,早就認識了,崆峒派的一位前輩曾到我崑崙派尋求一味藥材,當時就帶了他在身邊。這傢伙真實武功高不到哪裡去,玩這一套倒是厲害得緊!”
原來,丁秦關所說的切磋,就在這六支點然的蠟燭上。這兩組蠟燭相隔丈餘,由丁秦關和他的對手各自照顧自己面前的三支,而卻要各施手段打熄對手的那三支,先將對手三支蠟燭都打熄的為勝者。
而這並不是最關鍵的,最要緊的規矩是,兩方只能夠以擊滅蠟燭為目的,不能破壞對手的蠟燭和燭臺,更加不能傷及對手本身。蠟燭相距一丈,這就需要很強的控制力了。
當年丁秦關到崑崙時就與崑崙弟子玩過這一手,不過蠟燭間的距離卻要近上一些。當時杜青峰無論武功內力都在他之上,而同他這般比試,卻是有一場輸一場,怎麼也贏不了。杜青峰大覺窩囊,事隔許久,卻仍有忿忿之意,記得清清楚楚。
李丘平大感有趣,點頭道:“這個比試方法雖然不能說明彼此的真實武功,不過卻很是安全。崆峒派不愧為六大派之一,連比武切磋也是不帶煙火之氣,不錯,不錯!”
“呵呵”,東方素雅在一旁笑道:“大哥你大概是不知道詳情吧?這可是崆峒派的一門絕技,他們練功的時候可也是這樣的。這丁秦關真是挺狡猾,這樣切磋還真沒幾個人是他的對手!”
卷七 風雲際會 四 載酒論武2
東方素雅說的乃是崆峒派的一門鎮派絕技,清源掌!
清源掌亦是天下名掌之一,在武林中享有盛譽。其主要的特點就是力道的精準控制,修煉到了極限時,一掌之中可以發出十餘種不同的力道,很難抵禦,且施力者強弱收放無不隨心所欲,端地是極具威力的一門絕學!
崆峒派的弟子在內功有成後,若是選擇修煉這清源掌,便都是以遙擊燭火作為基礎。這樣的切磋方式在崆峒派本門之中,幾乎是每天都在進行。那丁秦關顯然是早已熟極而流,他數年前就能以這路武功擊敗杜青峰,東方素雅說得不錯,要這麼切磋,這演武廳中的確沒有幾個人是他的對手了!
兩組蠟燭相距丈餘,休要說比試,就是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要精準地打熄那幾點燭火,就不是尋常人能夠辦得到的了。是以丁秦關在擂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