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部分

全狀況?”

法國船長撇嘴聳肩,表示自己也覺得很莫名其妙。

“既然這樣的話······”瘦高個的話才說了一半,由美國方面安排的大副就很不禮貌地喊叫起來,眾人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那艘英國輕巡洋艦已經開始調整航向了,艦艏右側的白sè水浪明顯加寬,艦尾則恰恰相反。

“這群高傲自大、目中無人的英國佬!”瘦高個憤憤然地罵道,雖然戰爭期間英法同屬盟國陣營,自由法國的領導組織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寄居在英國,可是英國在法國投降後“防範未然”地攻擊了法國艦隊,給後者造成了重創,這筆賬始終讓法國人耿耿於懷,戰爭結束後,戴高樂政府奉行的也是相對獨立的自主戰略,並不像是英美那樣保持親密距離。

粗胖的官員站在旁邊低聲說;“我們是向巴黎發報請示還是······”

“一來一回,這艘英國巡洋艦恐怕都無影無蹤了!真見鬼!”瘦高個官員恨恨地望著海面上那艘英**艦,他萬分糾結地考慮了一下,與自己的同僚商量道;“跟著英國巡洋艦走吧!如果出了什麼問題,這裡這麼多人都可以作證是英國佬要求我們改變航向的,至少最大的責飪不該由我們來背。”

粗胖的官員咬了咬牙,艱難地點下了頭······!。

………【第165章 海底雙鯊】………

“優良的材料,優良的設計,以及德國人一貫精良的細分隔艙防水設計“歐羅巴”號自建成以來雖已經歷舊載風雨,在同級別娜輪中仍是頗為出眾的一艘,以至於法國人在復甦本國航運業進而重新稱雄歐陸的勃勃雄心中毫不猶豫地添上了這艘巨輪的名字。然而,再好的民用船舶也擺脫不了民用船舶的先天制約,它們追求安全、舒適、速度以及造價的配比,不可能像戰艦一樣配置水線裝甲與防雷隔艙,因而對於魚雷、水雷這些大威力的戰爭武器缺乏抵禦能力。所以,當五萬噸的超級巨輪遇上全重不過兩噸的魚雷,哪怕只是區區一枚,災難的序幕便已拉開。

“快!下令關閉水密門!關閉所有水密門!”在“歐羅巴”號也就是即將更名為“洛林”號的上層駕駛艙內,這般急促的喊叫並非出自法國船長之口,兩位體型各異的法國政府官員在驚慌之中仍不忘行使特殊職權,他們在這裡指手畫腳,使得原本就緊張忙亂的駕駛艙更是一團糟。在他們的心目中,這艘原始造價達到3000

萬美元之巨的遠洋郵輪雖然比不上法蘭西整個三十年代的瑰寶一8萬噸級的超級娜輪“諾曼底”號,但經過了二戰的洗禮,如今的法國經濟和工業實力大幅縮水,十年之內恐怕是很難再建造出那樣龐大的船隻了,而戰爭期間被美國扣留的“諾曼底”號在1942年於紐約港停泊時遭到火災的嚴重損壞而無法繼續使用,在這樣一段漫長的過渡期,德國造的巨型鬱船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頂著這兩名隨船官員的重壓,神情冷峻的法國船長抓起內部聯絡電話:“讓底艙報告損失情況,儘速報告損失情況!暫時先關閉輪機艙和鍋爐艙的防水隔板對,放下水密門,暫時先撤離受傷人員其餘的繼續堅守崗位!”

登船隨行的人員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乘客,美國方面都佔據了一多半。此時駕駛艙裡除了正領航員,還有一位美國方面的船舶工程師在場。這艘郵輪雖然不是美國造船廠建造,但被美國繳獲並改為運兵船後,它第一次航行結束後就在紐約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檢修經過這十個月的執行,美方的船舶工程師對它的瞭解顯然甚過於剛剛接手的法國工程師與技工團隊生爆炸的位置處於船體尾部,理著精幹短髮、戴著小框眼鏡的美國工程師匆匆從駕駛艙右側的觀察lù臺上返回,他用美語嘰裡咕嚕說了一通,再經由法國方面的翻譯轉達至法國船長那裡。可能是因為這位工程師使用了一些專業術語,而法國人找來的翻譯對於船舶技術並無涉獵,原意在這裡居然出現了主觀理解上的變化“必須減速止損”成了“不必減速止損”

“釋出安全警報”也變成了“它應該還很安全。”

船舶工程師是專家,經驗豐富的船長亦不是吃素的,法國船長並沒有完全理會美國方面的總工程師提出的意見。在海面上仍隱約看到其他魚雷蹤跡、船隻隨時可能遭到後續破壞的情況下,他儼然將避免遭致後繼打擊放在第一位,因而一面讓船員密切關注海面上的魚雷航跡,一面下令全速右轉。

此時此刻,從甲板和附近船艙傳來的慌亂喊叫聲不絕於耳,法國大副已是汗如雨下。站在一旁的美國船員聽到了己方總工程師之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