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朝廷安置這些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之所以說他們的自#由是相對的,那是因為,這些人都會被執行嚴格的戶籍制度,他們只能待在本鄉本土老老實實地耕作,官府不開給路引想到外地根本沒門,更不要說想逃回東吳去了。
當然,他們可以寫信叫人送回東吳,讓他們的家人、親戚、朋友過來投奔他們,如果他們這樣做,蜀國甚至還會派當地的“中情局”協助他們的親戚朋友偷渡到蜀國。這些人過來之後,蜀國也會分給他們土地、房屋、農具、種子等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甚至還會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蜀國就是透過這種方法,逐漸將俘虜轉變成本國的良民百姓,轉化為本國的勞動力。現在,郭攸之也想用同樣的方法對付這些混進來的東吳兵。
也就是說,孫權送這些東吳軍中的精銳士兵過來,直接就變成了蜀國的俘虜,如果他知道這個結果一定會嘔血三升。
但是,這次過來的東吳兵實在太多了,蜀國近年雖然開了很多礦,估計也容納不下那麼多東吳兵。或者有人會說,擴大礦上的產能不就行了。可是,關鍵不是產能問題,而是這些俘虜的管理問題,這些俘虜在挖礦,必須要一定數量的軍隊駐紮在礦上才能控制得住他們。
否則,一旦這些人作起亂來,後果是很嚴重的。而現在蜀國和魏國正打得不可開交,實在是很難騰得出很多軍隊來管理這些俘虜,所以只好另想辦法了。不過,起碼這些礦場已經解決了一大半的東吳兵。
剩下的一半東吳兵郭攸之建議了兩個去處,一部分可以發配到嶺南去搞嶺南大開發。這裡的嶺南不是指後世的廣東地區,而是比廣東更南的地方,即後世的越南、寮國等地區。這些地區有些地方已經被費禕的大軍佔領,有些地方還正在攻伐當中。
這些地方氣候炎熱、光照充足,稻穀可以一年三熟,開發好了就是將來的大糧倉,劉厚是肯定不會放棄的。不過也正是因為氣候炎熱,這裡的疫病、瘴氣多得嚇人,在這裡生活很容易中毒或染病,死亡率也是很驚人的。
當地土人還好點,他們畢竟世代生活在這裡,對這裡的環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其他地方移民過去的人就慘了他們對熱帶病沒有絲毫的抵抗力,往往去到那裡沒多久就會染上各種各樣的熱帶病,在這個年代很多熱帶病都意味著不治之症。
雖然青蒿素已經被劉厚提前搗鼓了出來,對付瘧疾已經有了辦法,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但是熱帶病可不止這一種,光是一個登革熱讓劉厚想起來都頭皮發麻,更不要說還有各種各樣的寄生蟲病、還有一些連劉厚也不明原理的瘴氣。
但是,即使移民過去的死亡率很高,劉厚也不得不將更多的漢人移過去。因為光是俘虜那些土人想將他們改造成漢人是很難的,需要的時間很長。而如果漢人成為當地的少數民族,這塊土地遲早還會被這些土人掌握。
第一百六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
上回說到,郭攸之和朱褒很快就將事情的真相查了出來,那些東吳送來的青壯竟然全部都是東吳精銳軍隊假扮的。
這下事情大條了,處理起來可不容易啊,五萬狼子野心的東吳官兵混在自己的部隊中,那就相當於五萬顆定#時炸#彈擺在自己身旁,稍微小心就會被他們炸得焦頭爛額。
郭攸之沒有再深挖這些東吳軍的指揮系統,一得到他們都是軍人的結果後,就匆匆跑來跟劉厚彙報調查結果。劉厚則關起門來和郭攸之密談處理意見。
步騭是東吳的舊臣,涉及到東吳的東西他一律不會參與,鄧芝為人稍有點迂腐,估計想不出什麼好的主意,況且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劉厚只是和郭攸之兩人關起門來密談這件事的處理辦法,沒有叫上其他謀士。
“砰!”劉厚一巴掌拍在案几上,顧不得手掌被拍得生痛,狠狠地道:“孫權,算你狠,竟敢算計老子,老子總有一天要你好看的。”劉厚聽完郭攸之的彙報後,一巴掌拍在案几上,嘴裡狠狠地罵了孫權一頓。
郭攸之對於小皇帝爆粗的行為熟視無睹,任由劉厚發洩著胸中的怒氣,充分體現出一個優秀臣子應有的耐心與素養。劉厚發洩了一通後,心裡感到好受了一點,但仍然有點焦慮地道:
“郭先生,這下可如何是好,五萬東吳官兵現在已經完全混進了我軍,有些和輜重隊混雜在一起,有些和屯田的建設兵團混雜在一起,最離譜的是朱褒,竟然將他們招進了第四師,使得他們中有不少人混雜在部隊裡。
這樣一來,這五萬東吳人一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