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敏銳地從蔡吉的隻言片語中聽出了些許弦外之音,於是抱拳問道,"主上不曾想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蔡吉沉吟了片刻,斟酌道,"不瞞諸君,孤確曾想過此事,但不及荀文若這般思路清晰。更何況以孤之身份也不適合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蔡吉的這番回答可謂半真半假。以她的身份確實不可能像曹操那樣理直氣壯地借天子的名義宣佈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相比歷史上文彥博的"與士大夫治天下",荀彧在給曹操的進言之中多了一個"共"字。這個"共"字不僅帶著咄咄逼人的氣勢,更讓蔡吉難以效仿。畢竟她現在還是漢臣,以漢臣的身份宣佈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在政治上幾乎等同叛漢自立。不過真正讓蔡吉錯過這句政治主張的卻並非是她的漢臣身份,而是"與士大夫治天下"的後半句"非與百姓治天下"。
宋代熙寧四年(1091年)三月戊子,宋神宗在資政殿召對二府大臣議事,三朝元老、樞密使文彥博對神宗說:“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神宗說:“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彥博的回答是:“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這段宋代關於“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著名對話,蔡吉早在前一世時就已耳熟能詳。撇開兩宋相權意圖制衡皇權的歷史背景,文彥博的一席話無疑是道出了中國傳統政治的本質。
當權者的天下,不見得是百姓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