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看似無意。實則有心。03年起。蕭家的大戰略方向就是在長江之南建立政治橋頭堡。太子的能力是蕭系支持者們見識過的。兵不刃血的拿下了北省之後。這次又南下。蕭系是全力支援這次凌寒打入南方真空區域廬南的。不惜任何碰撞。
態度決定發展。沒有態度就沒有發展。既然杜南江提出了南下。太子也親臨了第一線。那在這樣明確的態度下。蕭氏可以不支援嗎?事實上廬南這塊真空地帶已經引起了鄭氏、項氏的注目。在惠平市之外。鄭項的影響力也正在進入廬南。廬南十一市。惠平只屬中型城市。在一開始它並不起眼,而譚繼先如今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他正處於風暴的中心。稍有偏差可能萬劫不復。縱橫官場數十年的老譚敏銳的感覺到了壓力。隨著上面一些領導的關懷電話日益增多。他也如坐針毯了……
現在。廬南成了香竽竽。而較有個性的譚繼先書記也成了中央一些領導們時常談論的話題。
但是包括鄭氏和項氏在內。沒人意識到蕭家的影響力已經進入了廬南。因為凌寒這個人不太起眼。
不過這次廬南惠平發生的潤水事件卻是一個契機。鄭家和項家同時捕捉到了這個契機。首先是廬南省委肯定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承擔這次責任。再就是惠平市班子的大地震。市委書記以下。包括市長、紀委書記、宣傳部長等大員都暫時的離開的政治舞臺。如果說省委沒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為惠平市的問題擔負責任。那省委一號譚繼先怕是要去中央做全面的工作彙報了。也就是說。惠平引發的動靜直接波及了省委……基本上已經站出了這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廬南省委副書記劉定一。大責任承擔者。流著。
項仁懷是現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他也是西南項氏的中雖然他坐的位置不低。但一直也沒看明白項雪梅是怎麼走進的中央。這裡面雖有些煙幕。但是項家還是敏銳的感覺到與蕭家有點關係。因為北省杜南江和蕭氏也是暖味的。雖不能窺其全貌。卻也可見一
自鄭項兩家姻親失敗關係就變地微妙起來。東南與西南本就毗鄰。在交界處影響力互有滲透。然後雙方就起了些磨擦。但他們都不是勝利者。最終卻給廬南譚繼先抓住機會把鄭項的小影響力驅逐出去。可以說三方面都沒動大精力。主要還是譚繼先運籌的好。搶佔了道義制高點。迫使鄭項雙雙退去。
這些故事發生在千禧年之前。沒想到幾年後鄭項同時抓住了譚繼先的短處。雙雙又兵臨城下。
就因為項雪梅進了中央。項氏認為把她扶起來地某方勢力有藉此和項氏合作地意圖。而且極有可能是蕭氏。這就讓項氏核心成員們不得不重視了。98年前的鄭項攜手本就出現了很有力的形勢。哪知兩個小兒女暴出感情冷門。導致形勢突變。但後來看看也許那是件好事。鄭項公然攜手地形勢必將導致大局面的變化……經歷了那次變異之後。敏感的政治聯姻反而成了各家族不敢輕易涉足的領域。
在南方也不是廬南一個省。但是廬南恰恰是掐斷鄭項之間交匯所在。
項氏本就先天不足。掘起較晚。但是向外邁的步子卻不小。就整個西南來說。項家的影響力其實僅限於幾個重要地市。不過從政治上分析這種形勢。可以說項氏在西南大局上是把握了巨大優勢地。
政治上真正意義地勝利不是指要達到某一個高度。而是持繼不衰的保持著相應地政治地位。十年之後或五十年一百年之後。你家族的子孫仍在政壇上活躍。這才是政治意義上勝利。流光掠影般地曇花一現已經不再被人追奉。基於長遠的戰略考慮。鋪墊一種綿長持繼不衰的形勢才是這代人要考慮的。
這就涉及到一個家族的眾多成員的參與。甚至是諸多志同道合之士的團結。哪怕我們就當縣官也行。當然。大原則。大方針。大路線你還不能走偏了。新世紀是民主制度。可能是一個家族領導著數個家族在朝前走。而領頭家族一但出現錯失。就有可能被另一個家族所取代。這就需要你把握大原則。穩穩的站在民族道義的制高點上號召大家。你的子孫無能你就趁早讓別人上。別等大家對你不滿。留得青山在。何愁沒柴燒。也許子孫的子孫又有出色者。便可依靠大家族的力量重新站起來。
形成這樣一種良性的發展氛圍。底層民眾的意見永遠是重要的。民主民主。沒民就沒主。要知道。一個國家根本不是一姓人能長久控制的。李唐、趙宋、蒙圓、朱明、滿清。歷數前朝最終逃不出顛覆命運。為什麼?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他們的後世並不象第一代那麼英明。他們會腐敗會墮落。所以他們會滅亡。政治的大門要從一開始就向外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