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孩子學習進步了——
聽到孩子為集體出力了——
聽到孩子和同學鬧矛盾了——
聽到孩子對社會陰暗面的反應——
聽到孩子違反學校紀律——
聽到孩子對某位老師的不滿——
聽到老師處理問題的不公平——
聽到孩子喜歡哪位異性——
聽到孩子來月經或遺精——
聽到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
聽到孩子說自己偷著抽了煙——
聽到孩子說自己進網咖了——
甚至聽到孩子說自己做了讓家長感到難堪的事——
……
只要孩子把自己的所想、所說、所做告訴了您,無論令您多麼高興,多麼驕傲,多麼引以為自豪;也無論讓您多麼生氣,多麼難堪,多麼覺得沒面子,家長都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三思而後行。做到既不喜形於色,又不暴跳如雷,冷靜地傾聽,平等充分地討論,細緻地分析原因、結果、利與害,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辦法和制定新的行為目標,讓孩子與家長在平等、冷靜的對話中體會親情,感受關愛,自我反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孩子下定糾正錯誤、痛改前非的決心,因為內疚感是修正自己的最好動力。
不是有句話:“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的”嗎?作為孩子,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其實大人也是在不斷地犯錯誤),尤其是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自認為成熟卻還很稚嫩,有一定獨立性卻保留著依賴性,生理發育迅速而心理發育卻不夠完善。這矛盾的成長過程更是多事之秋,逆反、閉鎖、任性、厭學、早戀、甚至性衝動等等一系列問題,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搞得家長唉聲嘆氣、焦頭爛額、束手無策。但是即使如此,也沒有一位家長想把自己不稱心如意的孩子置於死地,也就是說孩子犯了多大的錯,家長最終都是可以原諒的。我就見過許多這樣的案例:孩子犯錯,家長管教,雙方僵持不下時,孩子悄然離家出走。這下家長可就六神無主了,他們四處尋找,發尋人啟示,甚至求助報紙、電視等媒體,而且這時候他們對孩子說的話都言詞懇切,情意濃濃,讓人看後都不免發出“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感嘆。而一旦孩子回到身邊,家長又會喜極而泣,噓寒問暖,百般疼愛,而且不再指責孩子的過錯,一再地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不瞭解孩子,反省自己教育方法不當,反省自己對孩子要求過高……總而言之,都是家長的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作為旁觀者,我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孩子有錯是事實,是客觀的,是正常的,作為家長不能以錯制錯,錯上加錯必將鑄成大錯,甚至兩敗俱傷,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儘量不要“亡羊補牢”,而是“防患於未然”。
高明家長的做法是:“引誘”孩子訴說——家長耐心傾聽——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用理解和理智去面對,一定會增加化險為夷的機率。這就要求家長能夠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交流。此時,不要把他們當作孩子看待,因為這一時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各種問題都有了獨立思考的意識。儘管還不夠成熟,但已不太願意接受強行的灌輸、說教,而是開始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把他們當作成人一樣進行溝通,他們會覺得受到尊重。反過來,他也會尊重你。
結束語
魯迅先生在一篇題為《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雜文中分析父子關係時寫到:
“開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歐人對於孩子的誤解,是以為成人的預備;中國人的誤解,是以為縮小的成人。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第二,便是指導。時勢既有改變,生活也必須進化,所以後起的人物,一定尤異於前,絕不能用同一模型,無理嵌定。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先生的這篇雜文早幾年也曾讀過,但一目十行,一帶而過,不曾細細的品味,當今天致力於家庭教育的研究,再一次拜讀時,不禁拍案叫絕!這是魯迅先生完成於1919年10月的一篇短文,距今已有80多年了,但文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之時尚,令我們今天的許多父母汗顏。80多年前魯迅先生就告訴我們“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告誡我們“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字裡行間都體現著他民主、平等的主流思想,這正是今天的孩子所渴望的。家長們,照魯迅先生的話去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