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偽君子朱棣(19)

從表面上看,朱棣沒有造成嬴政那樣嚴重的後果,也沒有轟轟烈烈地搞“焚書坑儒”那樣駭人聽聞的運動,所以很少有人在這個方面把朱棣與嬴政相提並論。其實,朱棣乾的一點也不比嬴政少,對他的打擊目標的決絕狠酷,更一點不遜於前者。只不過,相較於嬴政,朱棣更偽善,事辦得更狡猾,手段也更高明些罷了。

“焚書坑儒”動靜鬧得那麼大,名聲那麼壞,實際上殺了多少人呢?只有四百六十多人,主要是孟子學派的儒生(東漢趙歧說)。

可永樂元年,單單方孝孺一案,朱棣就殺掉八百七十三人,而且“誅十族”這前所未有的懲罰,特地加上的第十族,就是專門針對知識分子的(方孝孺的朋友和門生,只能是知識分子)。其餘各案,受害主體也都是讀書人。姚廣孝力諫不要殺掉方孝孺時,講得很清楚:應該替天下留存“讀書種子”。連最親信的人的話朱棣也聽不進去,他要殺的就是讀書人,因為這群人所堅持的精神價值,對他最不利。

嬴政殺掉四百多個儒生,背上千古罵名;而殺人數倍乃至十幾倍的朱棣,卻好像沒有捱過什麼罵。嬴政很冤,他應該從棺材裡跳出來,要求平反。

相反,朱棣非但沒有捱罵,還因為那部據說是當時世界上部頭最大的《永樂大典》,被許多不明就裡的人視為文化的保護神。這就是朱棣的狡猾處。一面對讀書人大殺大砍,錮言禁說,一面搞了這個歷史上最大的“文化形象工程”,來樹立君威、炫耀文治。可實際上,《永樂大典》是鴻篇鉅製不假,但對文明發展幾乎沒有發揮實際影響,因為卷帙過於浩繁(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無法刻印(恐怕朱棣也從未想過要刻印成書),哪怕再抄一套也非易事,一直等到嘉靖皇帝,才痛下決心要錄一個副本,而他竟沒能活著看到抄寫工作的完成,等到繼任者隆慶皇帝登基後這副本總算抄完,奇怪的是,副本抄繕完畢不久,正本就下落不明瞭。總體來說,這套《永樂大典》的基本情況可以概括為:修成之後,一直深鎖宮中,與塵土為伴,成為文明史上少有的幾乎不被閱讀的書籍,並一直保持這“特色”,直到其副本在清代被內賊外寇盜搶而散失殆盡。

怪不得當官的喜歡搞“形象工程”,這個《永樂大典》就產生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書,原本只有被讀、被傳播,才談得上有文明價值;倘若根本不進入閱讀領域,還有什麼意義?《永樂大典》在編修之前就明擺著目的不是供人閱讀,修成後放在皇家庫房裡,大門一鎖,與世隔絕。但它有一點卻牛得不行,那就是足夠偉大、足夠輝煌、足夠讓人歎為觀止,儘管誰都瞧不著,可誰提起來都會嘖嘖稱奇,對朱棣的魄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這麼一座“文化崑崙山”擋在那裡,朱棣所幹的壞事可就全都離開人們的視野,或者被視而不見了。這叫“一俊遮百醜”。

大家知道嗎?除了血腥殺戮,朱棣更以最肆無忌憚的態度,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歷史偽造者。建文朝史事“千鉤百索,隻字不留”{63},在他的鼓勵和授意下,當時“文學柄用之臣”(御用文人)置學術良知和道義於不顧,“自飾其非”,“為史(指對建文朝的書寫),肆以醜言詆之”{64},致建文朝“政令闕而不傳”(指建文時期採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已經失傳不可知),過了好些年,一個叫楊守陳的禮部尚書實在不能接受這種狀況,向弘治皇帝上書,批評“靖難後不記建文君事,使其數年內朝廷政事及當時忠於所事者皆湮沒無傳”,委婉提出重寫歷史、恢復原貌的要求:“即今採錄,尚可備國史之缺。”{65}朱棣的做法,不單給中國歷史開了“天窗”,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更惡劣的是,他還填加進去許多謊話,的確是我們歷史上抹不去的一大汙點。

比歪曲史實還糟糕的是,中國人文精神和知識分子傳統最好的一份遺產———“良史”的操守和氣節,受到極大破壞與摧殘。“良史”的立場,自周代就已形成。雖然史官為政府所設,早先甚至還採取家傳方式來固定這個職位,但史官對於政府乃至君王卻得以保持獨立性,直面事實、忠實履行職責,如果遇到政治暴力的強行干涉,“良史”的精神則不惜殺身殉職。春秋時期就出過一個有名的故事:魯襄公二十五年,齊大夫崔杼殺齊君,太史毫不妥協,當庭記下“崔杼弒其君”。崔杼怒,殺太史。太史被殺,他的兩個兄弟堅持寫同一句話,又被殺。但最後一個兄弟還寫那句話,崔杼不敢再殺。南史氏聽說太史一家都被殺光,就拿著竹簡趕來,準備替他們繼續寫這句話,途中聽說已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