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無鬥志,連日遭遇空軍轟炸,死傷慘重。
100軍、73軍方面也先後彙報:我分割敵軍陣地後,經我方勸降,繳械歸降者逐漸增多。原進攻新化、安化之敵,被擊敗後,有一部向邵陽方向轉移。
1945年6月4日,王耀武等中外將領騎馬去了洞口視察。大約是李天霞跟麥克魯、巴特魯他們不熟,說不上話,一見羅斯來了,忙將他拉到一邊講悄悄話,十有**是為爭取美援的事情。只見羅斯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頭,而李天霞對羅斯的態度就像是一個男人在寵著小丫頭,不停地拍著他的後背,生怕他哭了一樣。
王耀武見此情景,想起一個詞:“卑躬屈膝”。
正當我各路大軍從四面八方趕來圍殲日軍之時,一個戲劇性的插曲。導致湘西會戰匆匆結束。
6月4日夜晚。第4方面軍參謀長邱維達早早地上床睡覺了。大局已定,他已經很放心了,這是他預祝勝利一舉兩得的方式。
月光靜悄悄地透過窗戶灑在床前,斑駁的樹影迎著微風輕輕晃動,凌晨兩點鐘,“嘀鈴鈴”的電話聲把邱參謀長從睡夢中喚醒。
邱維達一個翻身坐了起來,從軍多年,他的警覺絲毫不減。
“喂。是力行嗎?”電話裡傳來了王耀武的聲音。
“王司令,有什麼情況還是任務?”
“前方戰事仍未結束,何總司令很著急,中央已經確定日期召開四中全會,委座催何總司令回重慶參加會議並報告整個湘西大捷的經過,目前戰鬥仍在繼續,何總司令希望我們研究一下,如何儘早結束戰事?”
邱維達頓時明白了,儘早結束,不外乎草草收場。放小鬼子逃命。可抗戰八年,敗仗多。勝仗少,就算是勝仗,我方往往也要付出是敵人3到5、6倍的慘痛代價。
此次湘西會戰,將士們也在流血犧牲,眼看只要再堅持一週,最多十天,就是一次全殲日軍的大勝仗。
“王司令,為了善始善終地結束此次會戰,最快也得五天呢。”
“五天,太慢了,力行,何老總後天一大早就要飛回重慶了,在他動身之前要設法解決戰局!”
“那何老總和王司令的意思呢?”
“在正面包圍圈放開一個缺口,這樣就可以早些結束戰鬥?”
“下面的部隊會同意這樣幹嗎?這樣做對整個戰局有什麼好處?弟兄們會同意放跑這些獸兵嗎?”邱維達說著,動起了氣來。
“在洞口公路附近開個口子就行了。”王耀武堅持著。
看來何、王二人的決心早已經下定。多說無益,邱維達**地說:“如果上峰真要決定這麼幹,我作為參謀長,利害得失不能隱瞞,恕我無法向下面下達這個命令,請司令直接打電話通知部隊吧!”
此時的重慶大街小巷早已出現“慶祝湘西大捷!”的大幅標語,鑼鼓聲聲,鞭炮陣陣,響徹雲霄。
王耀武無法,這個邱維達!怎麼這樣固執?王耀武有些生氣了,只得親自給胡璉打電話。胡璉倒是一個明白人,二話不說,立即表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其實,王耀武又何嘗不想全殲日軍?他也是躊躇再三。上峰的苦衷,他體諒得出來,一方面戰鬥仍在繼續,一方面又去宣講湘西大捷,豈不矛盾?在無法速戰速決的情況下,只得取此下策。
石下江位於竹篙塘以東。據守此處的,正是胡璉十八軍第十一師。五月中旬,師長楊伯濤在率部拿下山門後,又克石下江,截斷日軍唯一賴以逃命的交通線——湘黔公路。第二天,胡璉的命令來了,命令楊伯濤將扼守石下江的一個團全部撤離,集中師主力向敵側面攻擊。
胡璉的這個命令,最符合王耀武的意圖,側面打,正面讓,使得數萬日軍像趕鴨子一樣不顧一切,逃得更快。近三萬的日軍得以逃得性命。
(gmd高層還真傻,幹嗎要這麼認真、實事求是呢,不會一邊還打著戰,一邊就宣揚取得大捷就是了。)
持續44天的湘西會戰,以日軍的冒險進攻開始,狼狽逃竄而基本結束。儘管結局不太理想,但仍不失為我軍在八年抗戰中傷亡首次低於日軍、打得最完美的一場大戰役,僅以自身傷亡萬餘人的代價,取得殲敵1個旅團、3個聯隊、重創1個師團的輝煌戰果,斃敵兩萬,傷三萬,俘四百,繳各類武器輜重無數。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我戰力強大的新六軍還未參戰;參戰部隊中也只半數換髮了美械,總體裝備水平並不比日軍強多少,日軍的火炮與坦克數量仍佔優,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