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之地,寮國等國想要買鹽,必須使用金子!
這不是交趾鹽課為難鄰居,實是陳氏王朝便有的規矩。
“茶葉,鹽巴,香料。尤以鹽為最。”
黃澄澄的金塊堆在眼前,因得罪了上官,相當於流放交趾的黃通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都說興寧伯是財神,據說拿下交趾全部鹽井的主意,就是他出的。
以井鹽作為壯丁的“工錢”,恢復同周邊番邦的交易,也是興寧伯回京前提出,經征討安南大軍總兵官沈瑄和副將張輔等議定,最終上報朝廷。
來交趾之前,黃員外郎以為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
不承想,卻是坐到了金山上。
這麼多金子,眼暈啊!
留在安南一年多的李參軍走過來,好心拍了拍黃通理的肩膀,“淡定,習慣就好。”忽而又壓低了聲音,“看看就成了,千萬別動旁的心思,鹽課衙門裡可有錦衣衛常駐。”
翻譯過來,金子再好,誘惑再大,也千萬別伸手。敢昧下一丁點,人生將變得很不美好。
不相信?
李參軍示意黃員外郎朝院子裡看,他的前任,就是在那棵樹下被錦衣衛結果的。
“人死了,家也被抄了。”
錦衣衛可不管抄出來的金銀是不是從交趾貪汙回去的,總之,和工資對不上號,就是妥妥的“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自己死了不算晚,家人也要負連帶責任。
錢沒收,全家流放充軍,戍邊種田!
“該怎麼做,心裡得有個準。”
抵擋不住誘惑,向皇帝的錢袋子和國庫伸手,不砍手,直接砍頭!
黃通理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半晌,再看堆成小山的金子,彷彿是在看著一群洪水猛獸。
早知今日,打死他也不得罪自己的上司。到這地方來,一個不小心,當真是要命啊!
比起黃通理,馮給諫被調入交趾布政使司,倒是和金銀搭不上關係。可鑑於調動工作的理由,布政使以下,左參議以上,絕對不會給他好臉。
交趾多瘴癘,說不準,哪天馮給諫就要被上報“病卒”。不病卒,和當地土人發生爭執,一樣會危急性命。至於是真土人還是假土人,能不能抓到兇手,不過交趾三司一句話的事。
相比之下,還不如發到北疆戍邊的生存機會更大。
接到調令,馮給諫臉色慘白,腦子裡轉過無數念頭,後悔恐懼全部湧上心頭,卻不得不全都壓下,叩謝聖恩。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敢表示不滿,交趾都不用去了,直接到詔獄裡度過餘生吧。
“臣叩謝天子隆恩。”
宣旨的宦官沒要紅封,完成任務,轉身就走。留下錦衣衛和馮給諫商討何時上路的問題。早走晚走都是走,早動身早好。
馮給諫之後,解縉也接到了聖旨。
以往,永樂帝對解縉再不滿,也沒想把他趕出京城。
《永樂大典》還在修撰,身為總編官,解縉的工作十分重要。為保證修書工作順利進行,隔三差五,朱棣還要發下賞賜,慰問一下。
但這一次,解縉踩到了朱棣的底線,碰到了他的逆鱗。
在楊鐸將解學士的某些行為記在條子上,送入宮中之後,朱棣不打算再姑息他,直接下旨,將解縉攆出了京城。
“升翰林院學士解縉為廣西布政使司右參議。”
同馮給諫一樣,敕令下達,解縉也必須馬上收拾行李,準備啟程。
看著手中的聖旨,解縉的表情好似凝固一般。
從翰林學士到廣西布政使司右參議,從入值文淵閣的天子近臣到西南邊陲的地方官員,品級升了,地位卻是一落千丈。
“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經歷過洪武朝的起落,建文朝的動盪,永樂朝的輝煌,解縉太明白這道敕令代表著什麼。
他驚恐的發現,自己私下裡的動作終究沒能瞞過天子,天子不會再姑息他了。
從永樂三年至今,修書的工作進入了尾聲,大的問題基本已經解決,解縉的工作不再那麼重要,有沒有他,都不會影響到《永樂大典》的完成。
同姚廣孝確認之後,永樂帝大筆一揮,解縉頓時成為了昨日黃花。
和朕玩心眼,以為朕不知道?
幾次寬宥,不代表會一忍再忍。
朱棣怒了,解大才子直接由京城調到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