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角,人稱“寧半城、寧半國”。

好景不長,沒過幾年,政局穩定,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歷史的悲劇不可避免的重演了。傳說一杯毒酒要了首任寧毅王爺的性命,結束了寧毅家的輝煌。寧毅家親信將領紛紛被撤職,或調離或投入監獄。

開國皇帝為了平息朝局的動盪,軍中的恐慌,隆重安排了老飛鴻的身後事,讓飛鴻之子接任寧毅王爺,軍權被奪,封地卻故意加大。寧府在科德大帝的重壓下,無奈接受了現實。皇家開始了代代相傳的,“不可放馬出山”的遺旨。

科德二世對寧家更是變本加厲,絕不給寧家翻盤的機會。寧家被科德二世削了封地,撤了一切職務,變的無權無勢了。“削王爵為民,革去貴族頭銜”的詔令已經寫好,抄家都被抄一半了。

沒想到的是,前夜裡,科德二世暴病猝然死去。年幼的三世皇帝靈前即位,按慣例匆忙宣佈,大赦天下。在朝中有心人的暗助下,寧家逃過一次大劫。

第五代寧毅王爺還算文武雙全,忍辱負重,終於得到當時皇家太子的青睞。寧家眼看中興有望,無奈造化弄人,皇家庶子奪嫡成功,太子失位。第五代寧王灰心已絕,留下“無為而望”的家訓。

無為而望,一心只做逆來順受的閒散貴族,文不能出眾,武不能超群,苟延殘喘。等待機會,等待皇帝重新對寧家的信任和倚重。

歷代皇帝不待見,與大臣們交往也越來越淡薄,寧家再次落入塵埃,寧家慢慢變成了孤家寡人。就連逢年過節的王爵例奉,也被國府慢慢取消了。寧家被迫變賣家產,艱難度日。

為了家族的延續,消除皇家的忌憚,無為而望的家訓,竟然被演化成了“日不認三字,武不打三拳”的奇怪家規。子孫少年們每天認字不能超過三個字,練武不能超過三次套路,只能深居簡出,坐吃山空。

後代子孫在朝中缺少人望,沒了進身之階,又不能從事農、工、商,只空守著一頂王爺的帽子。好在,寧家一直低調,子嗣單薄,男丁稀少,倒也吃飯不愁。

以後的幾任皇帝,要麼是昏君不理政,要麼權奸當道,陰差陽錯之間都沒有削去寧家王爺的封號,都沒有把寧家削爵為民,甚至抄家滅族。

百餘年前,最後一位受皇封的寧王去世,家人絞盡腦汁,籌措財物,操辦後事,匆忙間竟然忘記上報國府。國府也不聞不問,任由寧家自生自滅。

皇帝高高在上,朝政還理不完,大臣們怕費力不討好,更沒人敢提起,於是洛林國史上最奇怪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明明有著顯赫王爵的武將世家在,世人卻彷彿都忘記了洛林國還有“寧毅王爺”這一個金字招牌。寧家和國府徹底沒有了聯絡。

寧家家底變得一貧如洗,族人們開始自謀生路,給人講學、幫人抄書、兼任坊間小吏……更有一支旁系,遠走關外,長期以來也聊無音信。

寧家人不願辱沒祖宗的“寧毅”姓氏,對外只簡稱“寧”,就如國人普通的姓氏一般。

寧家坎坷、尷尬傳承了近三百年,接任家主、王爺的儀式都變的如此簡單。寧家大院只剩下了原來的三間花匠房。寧毅王府氣派的正門既沒人敢維護修理,又沒人敢拆除。王府正門漸漸的變成了孤零零的一座牌坊,被國人稱為寧國門,成為一條大街的中心。就連家族墓地都破爛不堪,因為是在城外,有關王府的標誌建築早就不見了。

連寧家人自己都快忘記了自家是大名鼎鼎的寧王。那天老寧忠眼看沒啥希望了,準備上報,給寧毅王的歷史畫個圓滿的句號呢。

老寧忠竟然還是寧王府家將統領兼王府中丞。因為這是王府中必設的兩個官職,也象徵性的傳承下來。

“老人們總喜歡沒事時,回憶、炫耀昔日的輝煌。我也是從小聽說,有些也是外面傳言。”老寧忠抽抽鼻子,如釋重負,結束了喃喃的述說。

夜已經很深了,天池聽得如痴如醉,“要是我早來幾百年,多好啊!至少能吃飽飯了!錦衣玉食、嬌妻美妾,只能是在夢裡了!”

天池小聲問道:“咱們以後怎麼辦?”“小人以前只是打打零工,也沒辦法。以後只能聽少爺吩咐!”

天池知道老寧忠盡到全力了,並非虛脫之詞。無奈之下,一把抄過神秘的油布包裹,急切的問道:“這裡面有啥好東西?”

老寧忠老實的回答:“老爺只是交代,完好無損的交給少爺,我也沒敢開啟過……”

老寧忠話還沒說完,天池已經開啟了層層油布的破舊包裹,露出一個不起眼的黑木小匣子。老寧忠見狀,連忙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