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部分

來到客廳,熊希齡大聲向到場的賓客做了隆重的介紹,又將到場的賓客一一介紹給吳紹霆。這些賓客有一部分在大總統晚宴上見過,有一部分則在授勳典禮上見過,至於沒見過的人反倒屬於少數,基本上全部是進步黨內部的代表成員。

梁啟超也在場,不過對吳紹霆來說不算陌生,昨天下午他還特意拜訪了這位歷史名人,雖然只是淺談即止,但起碼瞭解到梁啟超這個人對廣東方面的態度還算溫和。今日在這裡又見面,吳紹霆倒是與梁啟超好好談了談話。

熊希齡在相互介紹完畢客人之後,隨即去招待其他賓客,自由吳紹霆與梁啟超在一起說話。很顯然進步黨內部是刻意安排梁啟超這個折中的人物來與吳紹霆交涉,雖然廣東停戰已經過去了,但進步黨人依然要趁著這個機會試探吳紹霆的態度,甚至奢望著能挽回一些損失。

吳紹霆權衡之下,知道自己現在沒什麼可以答應進步黨人,於是在跟梁啟超對話時,儘量採取一種傾向立場的態度,表示自己對政黨政治十分擁戴,若在時機成熟之時,會盡可能推動或聲援政黨政治代替總統權力制度。他相信像梁啟超這些革新派官僚集團是很喜歡聽這樣的承諾,革命派往往代表著理想主義,而官僚階級又喜歡坐享其成,故而迎合這些人只需要說一些迎合的話即可。

果不其然,梁啟超對吳紹霆的態度立刻改善了更多,他拉著吳紹霆大談特談自己的政治理想,認為中華民國既然要講究共和、講究民主,總統勢必只能成為國家象徵和代表,真正的權力不能掌握在一個人手裡。

“梁先生所言極是,我始終相信少數服從多數,這是最簡單的民主道理。就好比美國和法國,就算總統犯了錯誤,他們的政黨也能很快糾正這個錯誤,從而大大避免了國家走上偏差的道路。中華民國現在是非常時期,大總統大權獨掌也是奉行非常之事,但一切總會過去,等這個天下徹底平定,國家的權力始終要交給代表國民利益的團體來執行。”吳紹霆故作肯定的點了點頭,煞有其事的說了一大通話。

雖然他自己也在著手準備組建政黨,但政黨政治就目前而言只能是一個空架子,用來籠絡一批愛幻想的政治階層罷了。他相信不管是袁世凱還是孫中山,又或者是日後的蔣委員長和毛太祖,他們都會認識到放權於民是不可能的事,或者說短期之內是不可能。軍政、訓政和憲政,翻譯過來就是獨裁、半獨裁再到民主化,這是近代中國國情所決定的事實。

民主革命的只是口號,跟“阿彌陀佛”沒有太大的區別。當時的中國百姓大字都不識幾個,什麼叫民主、什麼叫共和根本不明白,在加上五千年封建時代的餘孽,中央放權只會導致國家渙散、四分五裂。

這個道理吳紹霆懂,但梁啟超不懂。梁啟超總是把目光放在前面,認為新的就一定是好的,可新舊交替也應該有一個過渡期。

聽完吳紹霆冠冕堂皇的話之後,梁啟超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彷彿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志似的。他連連的說道:“吳將軍此話正合我心意,我進步黨這些年的奮鬥,全部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中華民國要想實現真正的民主,一定要有一套可行的政黨制度才是。”

吳紹霆嘆道:“希望這一天能早日到來。”

第414章,梁啟超眼中蔡鍔

梁啟超忽然問道:“聽說吳將軍一直沒有加入國民黨,既然吳將軍與我等政見相投,不妨考慮加入我進步黨,一起為締造新中華的民主事業而奮鬥,豈不更好?”

吳紹霆聽到這裡,不禁心中哭笑不得,梁啟超這不是擺明撞到烏龍槍口上了嗎?當然,當著梁啟超如此熱情的面前,他也不能把話說得太直接,畢竟自己這次受邀前來參加熊希齡的宴會,就是要與進步黨人化解之前的不和。他略微沉思片刻,緩緩嘆了一口氣,說道:“梁先生的盛情在下感激不盡,但只怕在下恕難從命呀。”

梁啟超奇怪,追問道:“這是為何?”

吳紹霆故作疑慮和為難的說道:“梁先生有所不知,在下雖然支援政黨政治,但是無論是政還是黨,對我來說都太為陌生。在下雖出身望族,然家道不濟,輾轉走上了從戎的道路,在德國留學時我即深受薰陶,軍人有軍人的職責,是不應該走出自己的職責範圍。實不相瞞,在下向來很忌諱軍閥誤國,之前打仗是為了救國,可回頭一想打了大半年非但沒救國,反倒一直在禍國殃民。”

梁啟超留意過吳紹霆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整日彷彿生怕靜下來似的,到處在中央政府上層和北京紳士名流之間走動,這是典型的沽名釣譽。他當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