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也將是北京大本營的司令部所在。
下車之後,吳紹霆望著物是人非的門樓,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兩年前自己來這裡時的一切印象都已經模糊甚至改變,不得不感嘆命運的難測。
當天剩下的時間,吳紹霆只是召集了北京駐軍的高階將領,與隨行的國防部官員們進行了一次碰頭會,大致交代了一些要預備的事先。晚上在新華門內設下宴席會餐,除了下午碰頭會的官員之外還邀請了京津地區計程車紳名流到場,既助漲了氣氛,又快速拉攏了京津地區本地勢力的關係。
次日一早,吳紹霆派人去請北洋政府海軍部的諸位高階將領到懷仁堂會商。李鼎新、劉冠雄、薩鎮冰等人盡數到場,甚至就連閒賦在北京的前海軍上將蔡廷幹也邀請到來。儘管這些海軍將領們都是資歷頗深的大人物,其中大部分是親身經歷過甲午海戰,之前還對吳紹霆這個年輕後生當政不屑一顧。可是海軍部終歸不能一日沒有著落,北海、南海、長江,好幾支海軍艦隊和海軍基地都等著經費來維持生計。
下面那些艦隊司令之所以尊敬他們,直截了當的說還是指望這些老前輩來保全中國海軍的命運,如果沒有這些老將軍們坐鎮海軍部,只怕政府早就把海軍這個無底洞似的消耗兵種忘得乾乾淨淨了。
吳紹霆對這些海軍將領由衷的很尊敬,親自來到懷仁堂大門口迎接眾人,舉手投足皆顯得熱情和恭敬。進入收拾好的會議大廳,會場是以圓形來佈置,儘量不表現出有主次之分。這些老將領們對吳紹霆真誠的態度都有好感,之前的成見也消弱了幾分。
落座之後,簡單的寒暄了幾句閒話,吳紹霆進入正題的說道:“今日請諸位將軍前來,主要是為了兩件事,其一是關於南京中央政府海軍部的重組,其二則是全國海軍艦隊的重新整編和調防。諸位將軍既是行家又是前輩,理應知道這兩件事的重要,吳某也就不多說什麼。”
在場的諸位海軍將領當中,要數薩鎮冰資歷最老,他不疾不徐的開口說道:“吳執政所言極是,海軍畢竟是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既然南北大局已定,國家統一眾望所歸,中國海軍自然也應當有所歸屬才是。”
此時的薩鎮冰已近花甲之年,有著色目人典型的臉頰輪廓分明,即便說話時表情沒有任何變化,都能給人一種不怒而威的感覺。
吳紹霆點頭道:“銘公所言極是。”
這時劉冠雄又說道:“不過話有些話必然要說在前面,我們海軍雖然自有一套體系,可終歸是捍衛國家的軍人,之前國內混戰牽扯到我們海軍各個艦隊之間留下種種恩怨,再者有些原本一直不歸屬海軍部統轄的艦隊也該表明一下立場,若這些問題不解決,只怕吳執政整編海軍艦隊的願望不容易實現啊。”
吳紹霆看得出在來之前,這些老將軍們已經放下彼此之間的矛盾,早已商量好這次會商的條件。他聽出了劉冠雄的意思,無非是希望把全國海軍艦隊統一起來,全權聽從海軍部的命令,而不是自己這個大執政官又或者國防部。
“海軍的統轄發展之權力自然應當由海軍部掌控,如今咱們民國海軍精英都在眼前,南京中央政府那邊真正能懂得海軍技術的人少之又少,海軍的大事終歸是要交給幾位前輩用心的。試問英公,諸位所預想的海軍部該如何重組?”他故意問道。
“從前清至北洋政府,我們海軍部向來都是獨立的部閣。我們幾個老頭子也曾認真的磋商過,海軍部應該按部就班遵循先例而為,只有這樣才能利於儘快展開工作。若是按照吳執政計劃將海軍部編入國防部之下,上上下下的環境變了一個樣兒,我們這些老頭子更是難以適應這種新的制度。因此,還請吳執政能三思。”劉冠雄直接說道。
吳紹霆不動聲色看了一眼在場所有人,除了蔡廷幹悠悠然的端著茶杯,吹著裡面的茶葉之外,其他人都是一副堅毅的態度。
第748章,威壓之下
蔡廷幹是參加過甲午海戰正面戰場的宿將,在他心中一直有一個遺憾,那就是黃海海戰時他險些擊中日艦“西京丸”號,無奈的是當時魚雷出廠並不合格,定深太深,居然徑直的從“西京丸”號下面穿了過去。此事給他留下極深的懊惱,甲午之後的幾十年裡,一直渴望再與日本來一場決戰,以報仇雪恨。
吳紹霆聽說過蔡廷幹因為之前不滿袁世凱的弄權欺國,所以向來不問海軍部的公事,在北京郊區過著寓公的生活。不過他同樣看得出來,既然這次蔡廷幹應邀當場,可見對方仍然是念念不忘海軍事業。當即,他轉而問道:“蔡將軍,不知你可有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