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霆親自參加了文化教育發展政策的新聞釋出會,這次大手筆、大規模的文化教育發展很快在國內掀起了一股震動。前有七年發展計劃,現在又有文化教育方面的大投入,足以彰顯在三年對外戰爭結束之後,元首吳紹霆對內發展的雄大決心。
然而沒過多久,針對這次文化教育的發展外界漸漸傳出來一些異樣的聲音。
不知道是什麼人挑起了這個頭,有人開始質疑保留所謂的“舉孝廉”和“時評”制度,結合前不久剛剛發生過的國家榮譽改制事件,讓人總感覺到吳紹霆隱隱約約是在做著什麼鋪墊準備似的。很快,這股聲音越來越明顯,更多陰謀論者加入其中,一個個煽風點火,各種理論所得天花亂墜,總而言之就是認為這種方式頗為不當。
更有甚者,直截了當的指出元首吳紹霆有稱帝的野心,認為這件事絕非偶然,既然前面有榮譽改制的先例,那麼這次利用所謂的文化教育發展計劃做掩護,搬出一些封建時代的舊有傳統來興風作浪,誰敢保證以後還不會有其他的動作?
儘管說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但元首吳紹霆的聲譽早已今非昔比,老百姓們不管什麼國家制度,只知道元首當政解決了許多生活問題,降低了稅負、提高了福利,這可是一百年來難得一見的肯為國家百姓幹實事的領袖。對於他們來所,就算吳紹霆當上皇帝又如何?一個填不飽肚子的共和國家,難道能比一個吃飽穿暖的君主國家要好嗎?
不過,這件事最終還是傳到南京總統府,秘書廳派人將訊息匯總起來遞交到侍從處,很快就送到了大總統辦公室的桌案上。吳紹霆在聽聞了這個訊息之後,心情一下震怒起來,雖然身為一個國家領袖應該懂得控制個人情緒,但是在這件事上卻實在難以噎下這口氣。
在沒有辦事之前有人直闖總統府提意見,在辦完事情之後又有一些刁鑽的小人惡意中傷。當然,如果單純是刁鑽的小人話,吳紹霆倒是可以忽略不計,自己完全沒有必要理會這些人。可問題是,一般的陰險小人根本不敢在這個時候公然指責中央政府,顯而易見,這肯定不是空穴來風的事件。
吳紹霆意識到國內隱隱約約還藏著一股反對勢力,這些人巴不得興風作浪來影響中央政府的權威,以及他個人的統治地位。面對這種只是為了單純政治目的的反對派,他絕對不會姑息養奸,一定要深究到底,趁著這些人得勢之前徹底扼殺他們。
當即,吳紹霆找來了中情局所有高階官員,向他們下達命令,立刻調動所有可以使用的情報資源,追查究竟是什麼人在製造這樣的言論。
第1148章,新的格局
眾官員接到這項命令之後,都感到情況很嚴重,這種嚴重一方面是站在元首的角度,另外一方面則是站在外人的角度。前者自然不必多說,既然都能讓元首雷霆大怒,可見不是一般的事情,而後者卻是外人感到元首對此事頗有重視,或多或少都覺得其中有內幕,難道說這些謠言真的說中了一些內容,所以才讓元首感到憤怒?
當然,身為情報部門的官員,他們接觸的政治內幕多得去,不管元首是否真的想要稱帝,與他們本身的關係並不太大。在這一行業能坐到現在這個位置,最基礎的條件就是需要有足夠的政治忠誠度。
不過為了讓元首能知道這件事的潛在影響,情報分析部主管陳振還是向吳紹霆提示了道:“元首,這件事總歸來說只是微乎甚微的一小部分人在作祟,這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天底下少不了有幾隻害群之馬。只是,為了這件事如此勞師動眾,並非我等不願意,倒是怕事情傳了出去,會讓很多人對元首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在場的所有人聽完這番話,都知道陳振想要說什麼,有幾個官員還點頭附和了起來。
吳紹霆當然也是明白這一點的,無非是生怕外人以為這是“欲蓋彌彰”,他正色的說道:“外人對我的看法固然重要,但是這些害群之馬顯然是有備而來,否則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怎麼可能形成這樣一股歪風邪氣?我勢必要追查到底,看看究竟是什麼人在搞鬼。我既然能站在這個位置上,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可是一旦這些人得寸進尺,耍出一些更下作的手段,到那個時候可不單單是個人榮辱的事情了。”
陳振問道:“元首,這件事背後真的有人?”
吳紹霆嚴肅的說道:“我也只是猜測,所以才讓你們去調查。我不希望等到事情鬧大之後才做出反應,後知後覺是從政者的大忌,凡事一定要有防患於未然之心。”
另外一名官員點了點頭,鄭重其事的說道:“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