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營營長等職。曾謁見孫中山,並建言反對軍閥:“欲謀真正共和,須由軍人革命。”還說:“軍人每為軍閥利用,造成特殊勢力,實為共和政治之障礙,故其自身亦須革命。”據說“中山深韙其言,而公亦深服膺中山主義”。韶關講武堂成立後,聘郭松齡為教官。“每於課餘至廣州,輒與旅粵東省二三同志謀改造東三省事”。關於改造東三省,他曾經憤憤然說道:“欲謀三省之根本改造,非先推倒惡軍閥不可;欲推倒惡軍閥,非準備絕大犧牲不可。餘擬回奉,投身奉天軍閥巢窟,謀取兵權,潛蓄勢力,以圖根本改造。”①“語畢,即束裝待發。同志皆為公危不顧也”。郭松齡是個說到做到的人。 1918年末,郭松齡回到奉天。經督軍署參謀長陸大同學秦華的介紹,郭松齡任督軍署少校參謀。不久,調任東三省講武堂中校教官。講武堂開學時,張作霖看到郭松齡在場,便嚴厲地問道:“汝系反對餘之革命黨,今日來此何為?”郭松齡“默然”,張作霖“亦不復致詰”。張作霖以為郭松齡既然已經投靠自己,也就既往不咎了。郭松齡“對於戰術,造詣頗深,每講授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極受學員們的歡迎”。 郭松齡辦事非常認真,對學員要求特別嚴格。每當假期屆滿,他必定親自站在學校門口監督,如果學員遲到,哪怕是一分鐘,也要受到關禁閉的處分。郭松齡不但嚴格管教學生,還嚴格約束隊長、區隊長。按當時的習俗,教官是無權管教隊長的。 當時,張學良在講武堂讀書,對郭松齡的授課由衷感佩。因張學良是張作霖的大公子,許多教官對他採取放任自流的作法,不敢管理。只有郭松齡不聽邪,對張學良嚴格要求。郭松齡學識淵博,軍文皆通,且律己甚嚴,注重身教。因此,得到張學良的敬佩和信任。據郭松齡反奉期間擔任其顧問的李堅白回憶:“時作霖之子學良為講武堂學生,公因教學因緣,與之相結納,勸學良別練新軍,為異日承襲乃父之地位。學良有動於衷,又奇公學識,有羅為己用之意。”張學良對郭松齡既“尊之為師”,又“引以為友”。 1920年夏,張學良畢業於奉天陸軍講武堂第一期,升任東三省巡閱使署衛隊旅旅長,即向張作霖推薦,調郭松齡為參謀長,併兼第二團團長。從此,郭松齡踏入了率領重兵的軍旅生涯。這是郭松齡受到少帥張學良器重和倚畀的開端。李堅白分析:“於是公之初步計劃始得售,獲有潛滋暗長之機,乃多方固結張氏父子,以期取得軍權。” 郭松齡身軀高大,面貌嚴肅,生活儉樸。他無論冬夏,總是穿著制服,鞋帽整整齊齊。對長官,對部下,對一般社會群眾,總是嚴整而有禮貌。 郭松齡帶兵如魚得水。他既任過基層軍官,又當過軍校教官。因此,不僅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還具有深厚的理論修養。且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同時,心懷大志、目標專一,對如何訓練一支新式軍隊,早已成竹在胸。郭松齡治軍甚嚴。他厭惡軍閥作風,痛恨下跪、磕頭等腐敗習氣。不打人,不罵人,不媚上壓下,不營私舞弊。官兵有違反軍紀者,不徇私情,嚴懲不貸。郭松齡嚴於律己,不苟言笑。無不良嗜好,不吸菸,不飲酒,不嫖娼,不賭博。他不送禮,也不受禮。到部隊校閱,也拒絕迎送。加之軀幹魁梧奇偉,面生連鬢鬍鬚,酷似西洋人,又因他特立獨行、標新立異,同事們戲稱其為“郭鬼子”。郭松齡也偶爾在家裡招待其老同學,席間對同學中有缺憾者,嚴加責怪,不留情面。於是,每聞郭松齡邀請,都感頭痛,膽怯地說道:“這頓飯不是好吃的。”①  
松齡崛起(3)
郭松齡在創辦新軍上有很多建樹。首先,狠抓軍事教育。整頓奉天軍事講武堂,創辦軍士教導隊,舉辦軍官教育班,以及軍事、軍醫、獸醫、軍械等短期教育班,還創辦過步兵學校。教育是根本。他採取吸收青年學生和輪訓部隊幹部的作法,迅速地提升了部隊官兵的素質。其次,定期校閱軍隊。除了隨時到各部隊視察外,每年春秋兩季,正式校閱部隊。對軍官進行學、術兩科考試。對軍隊,檢查訓練和軍紀。對有差失者,嚴厲批評。對有嚴重過失者,撤職查辦。大刀闊斧,厲行改革。在短期內,“三八旅”面貌一新,成為奉軍的模範旅。 郭松齡又特創軍需獨立制度。當時的軍隊,軍需官一向由各級主官委派,一般都是由“三爺”來擔任。這“三爺”就是孩子的姥爺、舅爺和本官的姑爺。軍需處也就成了軍官的私人賬房。郭松齡在“三八旅”任命軍需行家主管軍需,實行軍需獨立,不準長官動用公款。這是一個重大創舉。在“三八旅”杜絕了剋扣官兵軍餉的劣行,保證了官兵軍餉的按時足額髮放,提高了官兵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