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怕皇帝趙頊對海軍不大明瞭。因此他要考慮到諸多方面,去寫就策略,而且是要可行的策略。那麼就有幾個方面要考慮:
第一要有海船。海軍海軍,沒有海船,只有一些小船,也不過是水軍罷了;他這個海軍。與揚州等地地那些水軍不一樣,這些水軍只能在大河裡橫行,或者在海岸靠著走還可以,一旦離海岸十里之遠。估計就無能為力了。
現在不指望海軍遠征西方之類的東西,也不要求環球航行,可也不能太差,怎麼說也要有來回南洋的能力。否則這個海軍,有名無實,徒惹笑話而已。以大宋的海岸線,以及他航行的能力,仔細一算,這個海軍。至少要有八萬以上。以一條海船能載三百多人為計。還有後勤什麼地,至少要有三百條大海船。
這樣的話。單是海船的造價就要幾百萬貫了。現在大宋朝廷最怕談到錢了,也就是說。如果沈歡這個海軍計劃要朝廷從國庫拿錢出來實行的話,就免談了。就算皇帝同意,朝臣也不會同意。說不得這一提議就能讓鬥爭得很厲害的司馬光與王安石聯合起來一致反對!
如此。沈歡就要考慮如何省錢。他給皇帝趙頊寫地策略裡就提到了聯合商賈發展海貿地策略。商賈航海。需要保護。那麼他們就要空出一些船給護航人員。這樣地話。可以訓練一些海軍。放到趙頊商賈地大海船上。給他們提供保護。一連可以以人力賺取這些還船。二來可以讓海軍人員投入實戰。提供鍛鍊。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來了。那就是海軍人員。選什麼人作為海軍。選多少人去。這個問題。沈歡在海軍總策劃裡寫明瞭。計劃分十年實施。一開始可以先選幾千人作為海軍。投入訓練與使用。之後每年遞加。一共十年。直到發展了十萬海軍為止。
在他地計劃裡。可以從各地有大河大港地水軍裡挑選身體強壯地青年作為海軍人員。集中到海州也就是他這個地方。能名正言順地讓國家海軍保護自己。何樂而不為?
在海州。可以建一些水泥大港口。弄幾艘大海船出海訓練。之後就配合第一計劃了。與商賈聯合出海這一點。他自己都算好了。實在不行到時海鹽生產出來。就讓這些人做免費勞力了。再從獲利裡擴大海軍規模。也就是說。憑著生造出來地海鹽。發展海軍。至少在軍餉上不要國家負擔。
這是計劃裡最顯眼地地方。沈歡深信不用朝廷花一文就能訓練出那般強大地海上軍隊。趙頊沒有不樂意地道理。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海軍地作用了。這是對趙頊以及參與進來地朝臣地誘惑。如果海軍沒有明顯地作用。或者說對大宋沒有明顯地利處。那麼絕對說服不了趙頊或者朝臣地同意。
這一點,沈歡瞭解趙頊的心思,對症下藥首先就是戰略上的優勢。大宋自建國以來,沒有哪一個皇帝不以收復燕雲一統神州為己任。他們做夢都想著能揮師北伐,立下一統中原的豐功偉績。現在大宋的版圖,比漢唐時期,小了一半左右,作為皇帝,沒有不憋屈的。就是窩囊如真宗皇帝,估計也是存了北伐地心思,可惜自己不爭氣,只能窩在南邊而已。
趙頊志氣很大,不然也不會一力支援變法了,雖然在皇帝之列裡,只是中上之資,不過只要不昏庸,只要用人得當,還是可以成事。志氣大,更多是表現在武功地妄想上。此君登基之後,數次在曹太后面前穿上軍裝。大有氣概。可惜讓曹太后以國事日艱為勸,稍稍打消了他的雄心壯志。
不過,心是不死地。他一心變法,不就是為了能有更多的錢財支援他地軍事行動嗎?看看他一生,在國內憂患的時候還要數次征伐西夏。就知道他的膽兒有大、心兒有多肥了!
沈歡看準了趙頊這一點,把海軍的第一個功用就是定在了協助北伐遼國地策略上:首先,一旦北伐,朝廷從河北等地組織兵力正面攻擊燕雲;而有了幾百艘大海船,一次可以運送十萬左右的兵力,在淮南山東等地。又可以從海上把兵力運往渤海,從幽州的側翼攻擊過去。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到時說不得能一戰下燕雲!
如果這個策略不行,再繼續海船北上,從高麗西北登陸,攻擊遼東等地,殺遼軍的後路,令其震動。組織兵力抵抗,到時估計燕雲之地防守就弱了。如果說的是如果,是給趙頊更大地誘惑的,有能力。乾脆組織更多的兵力,從後邊攻擊遼人,一路殺到他們的京城去!搞不好可以一戰滅其國!
當然,這是沈歡的說辭而已,連他自己都不信能海上登陸這般多的兵力。別地不說,單是這個運輸就有問題,要滅遼國,沒有幾十萬人是做不到的。是舉國之戰,正面河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