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位從影二十多年的藝員的執著和敬業精神鼓掌。
劉德華終於得獎了!
事實上,劉德華並不是這次才得金像獎,2000年的《暗戰》曾讓華仔捧起了第一座金像獎盃,完成了他從量變到質變的第一個飛躍。
2001年,他又因《阿虎》獲得第六屆香港金紫荊最佳男主角,而在2004年,他還憑《大塊頭有大智慧》一片獲得了第十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男主角獎。
可在當時,這些獎都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似乎讓人覺得,已經獲得過幾次影帝稱號的華仔離真正的影帝還有那麼一點點距離。
黃秋生曾經自嘲自己和華仔是爛片之王,意思是他們倆都拍了太多身不由己的電影。
這話確實不假。
從偶像派到實力派演員,華仔等了太長的時間。
因為,劉德華雖然拍片過百,可是,他身上那種濃得化不開的商業氣息實在不招評委喜歡,在評委眼裡,無論是動作片還是搞笑片,劉德華都明顯帶有表演的痕跡。
雖然他曾先後8次被提名為金像獎男主角,並且都排在前位,除了2000年在《暗戰》中,他成功扮演了一個高智商罪犯,讓他獲得了一屆影帝外,其餘都接二連三地敗北,幾乎都是在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失意而歸。
據說在香港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前夕,眾多記者聯合做了一個“金像影帝”獎盃,準備萬一這次華仔又未拿到獎,就將他們做的這個獎盃送給劉德華。
意寓華仔才是記者們心中當之無愧的影帝。
當時的情景,真是令人感慨萬分。
其實,認為劉德華應該得到金像獎的何止那些記者,許許多多喜歡看他演戲的人都為他打抱不平。
影迷們認為,即使劉德華沒有得到獎,他也是一個真正值得尊敬的電影從業者之一,他為電影所付出的心血和所做出的貢獻,確實令人欽佩。
而劉德華自己心裡也有一番別樣的感受,從內心深處來講,得不得獎他本人並不感到很大的壓力,因為,在這一屆金像獎評選中,每一個入圍者都是勁敵,都是影帝級的好演員。
可是如果他拿不到獎,他身邊的朋友、歌迷影迷的感受卻會給他帶來壓力。
他甚至有時候會感到不知所措。
他心裡很清楚,這麼多人都是因為對他的愛才會有疼惜的表現,能有這麼多人關心他,他真的好開心。
這次,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獎盃,終於被華仔以十成優勢再次捧起,使多次敗北的他在2004年大獲全勝,他在這一年憑著大隻佬這個角色,連獲第十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男主角獎和金像獎兩個影帝,此後不久還以《無間道Ⅲ——終極無間》獲得第四十一屆臺灣金馬獎影帝,可以說,2004年所獲的這三個重量級獎項,真正證明了他在演技上的成熟,真正證明了他在影界的影帝位置。
9。從“爛仔”到“影帝”(3)
就連劉德華自己在接受採訪時也說:“我並不覺得我有拿獎的緣分,我以前只得過一次金像影帝,最近《大隻佬》得到一個電影評論學會的最佳男主角獎,加上今天的最佳男主角,才三個獎而已。”
請注意,他在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