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沒有任何的書面協議,才沒有被官軍查出來。
很多事情,表面看是一樣,深層看是另一樣,現在看是一樣,長期看又是一樣。所以大家一定要從多個角度來衡量一件事情,才知道真正的對與錯。
6。雪巖為什麼把買來的米反而便宜賣出去?
我們今天動不動就說要講策略、講戰略,其實雪巖是一個非常懂得策略的人。他把錢拿去買米,米價一日一漲,越來越高,原本可以買那麼多的米,現在只能買這麼少的米,怎麼辦?成祥就想,算了,現在把以前買的米賣掉,怎麼也能賺一點,應該趕緊拿了錢就走。他這種想法是完全不對的,因為人家要的是米,而不是錢。要錢幹什麼?戰爭的時候,米比錢更重要,因為大家都要吃飯,錢又不能填飽肚子。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知道,雪巖抓住了根本要點:我現在要的是米,要想辦法用我手裡的錢買到最多的米,而不是賺最多的錢。所以他就考慮,為什麼米價居高不下?很簡單,就是因為大家搶買。那我現在就反其道而行之,我賣米,而且比別人賣得都便宜。
這樣一來,米商就覺得奇怪:是不是貨源很充足?是不是外面有很多糧米進來了?米價會不會馬上跌下來?米商們擔心米價會下跌,而雪巖卻堅持繼續低價賣米。他這就是反操縱市場,因為他知道,如果完全順著市場,他永遠買不到足夠的米。可是成祥不以為然,他很懷疑:我們這麼少的米,可以降下整個市場的米價嗎?當然雪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只能告訴成祥試試看。
一件事情,往這邊想有這邊的可能,往那邊想有那邊的可能,至於誰對誰錯,我們只有到最後才能知道。誰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可是總要冒一些風險,用今天的話講,叫做“風險性”。你要經營企業,完全不冒風險,行得通嗎?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成祥不願意冒險,但雪巖就不一樣。雪巖認為應該冒險的事就要去冒險,但他不是賭。如果他完全是賭,我們就看不起他了,把人家的錢拿來賭,那還得了?那樣的話,乾脆去賭博好了,還做生意幹什麼?所以我們說,做事不能賭,但可以有一定把握地去冒險。
第二章 巧覓靠山(1)
(一)
雪巖請了兩個阿大來幫忙賣米,阿寶給了他們賞錢後,兩個阿大誤以為雪巖想在鬥秤上做手腳,雪巖忙糾正他們,說自己做生意不求盈利,只求公平。賣米的阿大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老闆,感嘆遇上了活菩薩,大聲叫賣“雪記大老闆九折優惠生死米”,百姓紛紛前來購買。
幾天過去了,米價還沒有降下來,成祥擔心還會再漲,責怪雪巖鬧得血本無歸,沒有退路,但雪巖還是堅持繼續低價出售,他要讓那些糧商沒有退路。雪巖告訴成祥,如果生意失敗了,由自己一人承擔。成祥責怪他不該說這樣的話,既然共同創業,就要共擔風險。
阿寶從街上回來,跟雪巖他們講了外面的所見所聞,就是不談米價。雪巖急忙問米價的情況,阿寶高興地說米價降了。成祥一聽米價降了,急忙要去收購,雪巖攔住了他,說等米價更低時再去買,而自己這邊還要繼續賣米,他還讓成祥小心點,以免讓其他糧商有所察覺。
為了將糧食運回杭州,雪巖要去拜訪掌管水運的漕幫。成祥勸雪巖不要去,因為他知道,一旦邁不過漕幫的門檻,就會丟了身家性命。
1.賣米的阿大為什麼說絕不虧欠雪巖的鬥秤?
雪巖想來想去,決定把買來的米賣出去一部分。賣米需要人手,雪巖就叫阿寶去請兩個幫忙的人,這個叫做賣米的老大。賣米的老大看到雪巖對他們很客氣,還二話不說先把工錢付給了他們,就誤以為雪巖希望他們在賣米的過程中剋扣買米的人。就是說,賣米的時候分量上少一點,那麼積少成多,就可以賺點回來。可是,雪巖告訴他們不可以這樣,做生意一定要公道,既然要便宜賣給人家,就不能在量上再去動手腳。賣米的老大一聽,心想竟然有這種人,對我們這麼好,又要我們公道地來對待顧客,所以他們很自然就說雪巖賣的是生死米。什麼叫“生死米”?就是在兵荒馬亂的時候,大家要活命,可是又沒有錢,現在這樣一半賣一半救濟,就叫做“生死米”。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出去了。
當然,如果說雪巖是透過這個來打廣告,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心機太重。雪巖沒有,他只是說,自己是心甘情願要賣便宜一點,就應該規規矩矩,一斗就是一斗,不能在量上動腦筋。他純粹就是這樣做,結果得到很好的評價,這才是值得我們欽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