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界上佔據統治地位的現代認識論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啟蒙主義;自歐洲的啟蒙運動以來,理性的概念就超越了其他一切概念,佔據了統治的地位,人們全都相信人性的進步和相信科學方法在發現真理方面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社會科學對公眾關於什麼是真理、如何發現真理一直有著持久而強大的影響力。在西方思想界,一向是理性高於感情,客觀高於主觀,精神高於肉體。隨後,它同實證主義…實驗主義原則混合在一起,自我認定為純粹客觀和價值中立的認識論。 女性主義認識論提出這樣的問題:客觀效能夠得到嗎?值得去追求嗎?很多的所謂“事實”都只不過是事物的一個橫斷面,既脫離背景,也缺乏整體性。例如,性別特徵就被視為個人特徵,而沒有被視為制度化的社會實踐的產物。在心理測試或社會學的問卷調查中,調查者讓被調查者回答幾十個問題,然後就把這些回答當作“事實”來看待了。這樣的“事實”其實是實驗和調查創造出來的,並不是人類生活實踐的內在“事實”。 女性主義認識論批判了客觀主義認識論的五大前題:第一,方法、程式和技術被當作價值中立的工具;第二,知識是有範圍、分領域的;第三,存在著判斷某種知識的有效性與真實性的標準;第四,知識是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永恆真理;第五,儘管知識是由個人獲得的,但它卻不是獨特的和個人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 女性主義認識論認為,人文社會科學中出現的“理性危機”是發人深省的,它具有認識論、方法論和政治的含義。它認為,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來自精神 (及純粹概念) 超越肉體的歷史特權。理性危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研究的客觀性不再令人信服;像自然科學模式一樣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實際上是不可能獲得的:長期以來,以人類為物件的科學研究試圖產生實證主義版本的“人類科學”,典型的例子有行為心理學和統計社會學,試圖把研究物件——人性——縮小為物質物件,但並不是十分成功的;人文社會科學日益面臨著理性自我認知的不可能性,這是一個兩難命題——如果不能排除自我,理性中就必定含有非理性的核心;知識無法理解自身作為知識的自我發展過程;不可能在相互競爭的由不同立場產生出來的方法和正規化中作出理性的選擇。 然而,在女性運動內部也有人懷疑“理性危機”的說法,懷疑僅憑感覺、詩、神秘的沉默就能夠取代理性。這種觀點認為,發生了危機的並不是工具理性的可信性,而是它一向擁有的特權地位,是工具理性的統治程度。女性主義不應當從根本上否定理性,而應當反對理性的狹義的工具概念,以及過去人們加在理性問題上的性別歸屬——理性是有性別的,它是屬於男性的。 最後,看一看女性主義認識論是如何為非理性和主觀性正名的。 面對著哲學和科學中那種排斥和仇視女性的傳統,女性主義者發明出新的更適當地瞭解世界的方法。一些女性主義者認為,休謨 (Hume) 的認識論同這種新的女性主義的認識論最為接近,因為他主張將道德與美的判斷同事實與數學的判斷結合起來。 在西方文化中佔統治地位的實證主義把知識物件劃分為兩個論域,即事實的論域與價值的論域。它認為,價值判斷是不能夠被證實的,因此是無意義的,不應當讓價值判斷來歪曲事實。它認為,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事實這一論域中發現事物所由形成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實證主義方法不僅要適用於自然科學,還要適用於人文社會科學。這一認識論的前提是:假設存在著一種普遍的、同質的和基本的“人性”。但是,女性主義認識論卻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是歷史的變數,是被權力關係塑造出來的;不是天生如此一成不變的本質的存在。 女性主義認識論認為,客觀主義的認識論是危險的,解決這種危險的辦法是把主觀性考慮進來。它在爭論中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有政治導向的政治學研究能夠得出比價值中立的生物學、社會科學研究更加準確的結果?為什麼那些為女人而做的研究能夠解答其他自然和社會關係的問題?它的回答是:人的社會經驗不是性別中立的,因為它是有性別的人們的實踐。 女性主義的認識論的一個典型形式是立場理論(standpoint theory),這一理論反客觀真理論之道而行,公然標榜認知的主觀性和觀察事物的立場。正如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具有工人階級的立場,女性主義認識論也公然承認自己的女性立場。&nbsp&nbsp&nbsp&nbsp

六、關於認識論與方法論問題的論爭(3)

在一些認識論的具體問題上,女性主義也向傳統認識論提出了挑戰。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