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功能不同的房間,廁所、浴室、餐廳、臥室,還有書房和起居室,甚至遊戲室。因為取暖費用從來不在居住在這種房子的人的考慮範圍內,所以這些房間都有能帶來充足光線的大窗戶,有的房間甚至還擁有不止一個大窗戶。

當然,大窗戶在森林裡是行不通的。

越大的窗戶意味著越大的散熱,同時,還意味著危險。熊不可能打碎木屋的牆,但是要打破窗戶可就容易多了。

所以,經過多次討論後,他想要一種活動內牆,能把空間分隔成不同用途,也能方便地收起來。

讓易弦何田意外的是,薩沙給他們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薩沙最擅長的,是建夯土房子。說是房子其實有點誇張了,他建的最多的是夯土窩棚,四面夯土牆,加一個房頂,或者說,三面半牆。因為很多窩棚的主人為了省錢省事是不要門的,牆只建一半,留的那一半口子,牲畜就知道從那裡進出窩棚了。

在大嚴寒時代到來之前的幾千年間,夯土一直是很廣泛使用的建築材料。有些用夯土建造的古城在幾千年後依然屹立不倒,殘留的牆體中有些還加了竹竿或是木料來加強支撐。

夯土取材容易,所以造價比木屋、磚頭屋子要低很多,夯土牆還有個別的材料沒有的優點,它能夠吸熱。白天曬了太陽,吸收熱量,到了晚上,就會像散熱器一樣緩慢地釋放出熱量,因此是非常適合嚴寒地區建房的。但是它的缺點也一樣多,怕淋雨,會生雜草,不夠美觀。

可是,要是牆體在室內呢?

作為能活動的室內隔牆,夏天摺疊成一塊,收起來,冬天拉出來,放在視窗直射的地方,到了晚上,再慢慢釋放出吸收了一整天的熱量。

至於外觀,薩沙不認為這會是個問題,何田他們做的陶器顏色很美,大多是古樸的深黑色,質地細膩,用同樣的土,加上白堊土、砂礫,或許還可以再加上些玄武玻璃、火山玻璃的小顆粒,夯出的土大概和他們之前做的混凝土石磚、花瓶、舂缽有相似的顏色和質感。

“夯土的工具我都有,等我下次來的時候一起帶來就行了。”薩沙似乎都幫他們想好了。

易弦和何田互相看看,有了共識。

何田問薩沙,“那你教我們夯土,要什麼報酬?”

果然,薩沙說,“我想學你們建房子外牆的技術。”他停了停又補充,指指山澗對面的鴨舍,“不光是這個,我看出來了,那個鴨舍也是同一種思路蓋的,我也想看看那是怎麼蓋的。”

他這話一說,楚雲西和三保、察普兄弟才又仔細地打量了一會兒鴨舍,果然,這灰黑色的小房子仔細一看還真和普通房子不大一樣。

易弦笑了,“你還真是什麼都想學。這樣吧,我們可以教你,可是作為交換,你只教我們夯土可不行,得再過來幫工一週。”

薩沙想了一下,立刻就答應了。

夯土這技術可是很古老的,會的又不是他一個人,何田做的榫卯標準件,那可是這附近獨一份的技術。

到這天傍晚,何田和易弦的房子基本就建成了,剩下的內部裝修,製作傢俱,就得他們自己慢慢來了。幫工們的工作到此為止已經做完了。

這天下午,何田煮了一大鍋豬肉,加入泡發的山菌、蘑菇,從午飯之後就放在火上,一直慢慢咕嘟到晚飯前,再加入紅薯粉條。

她還蒸了四大籠花捲。花捲一半是雪白的白麵,一半是褐黃色的雜糧面,兩種面疊在一起,看起來還挺好看。

豬肉燉粉條一人盛上一碗,一大籠花捲端到桌上,誰吃誰拿,這頓晚飯也吃的有滋有味。

剩下的一籠花捲是明天的早飯,另外兩籠是給幾個幫工帶在路上吃的。察普兄弟就沒這個待遇了。

除了花捲,何田還給薩沙、三保、楚雲西一人蒸熟了一大塊臘肉,還有一小竹筒的蘿蔔乾和醃白菜。

這天晚上,和薩沙商量好了下次見面的日子,何田易弦一起送幫工們回他們住的工坊。

回來的路上,兩人牽著手,看看濛濛薄暮中自己的新房子,互相看一眼,心裡又激動又驕傲。

夜色漸漸深沉,窗外的樹林草叢中,幾隻小蟲唧唧啾啾歌唱。

夏天,悄然到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好,我回來了。

首先對於我外出期間存稿幾乎每發一章就被鎖,給大家造成非常不好的閱讀體驗,說聲對不起。

然後,對即使這樣還沒跑完的,樂於繼續支援我的讀者們說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