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對,中國的語言是有歷史、文化背景的。學好中文跟掌握文化背景、理解歷史有關係。
山奇:對,你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越多才會對中國的文字掌控越好。
加藤:比如說中國的語法,“我已經到了”、“我到了已經”,其實中國人不在乎,語法上可能有點錯,實際上是可以的。但是日語裡面語法上有錯恐怕就成問題,在這點上日語應該說更嚴格一點吧。
在語法上特嚴謹,不能顛倒,這與日本人很細緻的個性有關係。另一方面,在中文裡的“差不多”、“到時候再說”,這些起到“緩解”作用的詞,是很模糊的。其實模糊的用法在日文裡也有。這跟英文不一樣,英文是很直接、直率的。在這點上,日語和中文之間也有相似的方面。
山奇:日文吸收了很多中國的漢字,所以在文字的利用上可能有相應的用法。
加藤:其實近代以來,許多日本的漢字也傳到中國,比如文學、藝術、醫學等方面的詞彙,並促進了中國語言學的發展。
山奇:對。我在北大讀美學,“美學”這個詞不是從英文直接翻譯過來的,是從日文傳過來的。最早中文“美學”的提法是日本人提出的,中國是在日本的基礎上拿過來用的,所以這也是一種交流。
。 最好的txt下載網
Day1 覺悟 有(4)
加藤:還有很多。博士、警察、代表都是。
山奇:是。包括法律、解放、勞動、民主、二重奏、小夜曲等等。其實說到交流,中國和日本是源遠流長的,好像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長達21個世紀。
加藤:遣唐史曾經被派到中國,京都和西安是一對友好城市,京都和西安都又是名副其實的古都,到現在他們兩個城市規劃的樣子都是很相似的,由此看出,中日兩國之間是一衣帶水,有著悠久的歷史交往。
山奇:其實說多少萬年前日本和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經過地質演變就慢慢分開了,而且日本很多地方,許多年前的祖先是中國人移民過去的,所以日本現在很多街道、房子或者有些村落都還保留著中國的那種風貌,其實這正是一衣帶水。
但是從近代以來可能發展上有不一樣,日本可能更加西化了,更多地學習了西方的技術和文化。
加藤: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謂“明治維新”,日本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西方文化,可能中國還是保留了中國的傳統那種。
山奇:因為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底蘊太深厚了。從目前來說,西方都要從東方來吸收歷史文化的養料。
加藤:是。很多人說日本人根本地吸收了西方文化。我現在的感受是,雖然日本吸收了許多西方的制度,還有些其他東西,不過在根本上我們的習慣、風俗等還是屬於東方文化,骨子裡還是東方的。比如我們的思維方式、思想、禮儀、做人的方式,比如怎麼尊重別人等。小學的時候,我學的就是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
山奇:因為我沒去過日本,我的一些朋友去過日本,說當代的日本特別有禮貌,特別文明,城市修得特別漂亮,跟西方一樣。但是我不知道日本的年輕人在接受了這種西方思想以後會變得怎麼樣?因為中國現在也是一個開放國家,中國的年輕人也在接受西方的意識,不管怎麼樣,這種傳統的東西是不會丟的,我們吸收外來文化的目的,是為我所用,最後變成我自己的東西,不是照搬。
在最初的時候會拿來主義,搬過來用,但時間長了就融到自己的血液裡邊去了,成了我們帶有西方元素的東方文化,可能是這樣的。但是日本,因為接受西方的東西特別徹底,所以不知道日本的年輕人他們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加藤:這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其實有的方面是如此,每個方面都是不一樣的。比如看看飲食文化,傳統的日本菜裡有叫做“懷石料理”的,過去在京都、奈良、名古屋等傳統城市裡面吃的,現在好多人包括年輕人也仍然喜歡,雖然吃的沒有過去那麼頻繁。
山奇:這就是一種日本的傳統。
加藤:但是我們現在家裡幾乎不吃傳統意義上的日本菜。比如我問一個年輕人,日本菜到底是什麼?他很困惑。
山奇:因為家裡沒有?他家裡可能吃的就是義大利麵、西餐的東西?
加藤:還有咖哩、拉麵、炒菜等。日本很擅長的方面是“加工”。手工藝吸收過來透過改進又變成很獨特的東西,所以日本人把原來骨子裡的東西和吸收進來的東西兩者之間進行結合的能力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