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以去查,現在的學部大臣蔡元培,就是一個革命黨啊,他在sh宣揚革命邪說,被下令通緝,蔡本人也流亡海外,這些。。都備案在冊,臣萬萬不敢欺瞞攝政王!”載澤說的椎心泣血。

“如果讓那些人去辦學堂,不知要蠱惑多少人,如此一來,少則三五年,必然動搖大清國根基啊!”

“行了!”載灃猛地站起來,“從今以後,不准你踏入崇德殿半步。”

一甩大袖,載灃轉身離去,臨走前,還不忘甩給載澤一個鄙夷至極的眼神,憤怒難抑地道。

“革命黨?哼!這等鬼話也能編造出來!”

(快完本了,更新又不給力,大家忍忍,o(n_n)o~)(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

(第一更)

“大帥,近來的改革遇到了不小的阻礙,各地督撫都頗有微辭,明面上不敢說,但暗地裡都打著自己的算盤,有的還告到了攝政王那裡。。。。”

聽著蔣志清的報告,葉開並不感到意外。

他這次的改革運動,針對的就是各地督撫,可想而知,過程並不輕鬆,指望那些既得利益派乖乖把權力交出來,簡直無異於痴人說夢,所以,重壓之下,他們紛紛抱團抵抗,硬的不行就來軟的,這才致使市面上謠言散佈,有的指責葉開“權傾朝野”,有的指責他“目中無主”,甚至還有預謀“自立”的傳聞,葉開也聽到了不少這樣的風聲。

“要是容著他們這樣胡說八道下去,恐怕對大帥極為不利。。。。”

蔣志清接著說道,作為這次改革的負責人之一,他最能感到這股阻力的強大,特別是在收歸軍權的時候,督撫們不是藉口生病,就是躲著不見,總之,變著法的拖延。

對此,葉開的做法也很明確,一句話:鐵腕執行。

“曉諭全國:本王奉皇帝之命籌組內閣,充任副相,併為陸軍部大臣,許可權皆有法憲明定,無可置疑,自今日起,凡阻礙改革者,無論往日功績多寡,一律革職查辦,十年內不得錄用。”

“大帥,這是不是嚴厲了點?”蔣志清說道。

“介石,恩威並行才能服人用人,咱們既然給了他們機會,他們不識好歹,那就別指望再有好果子吃。”葉開接著道,“你往後接著看吧,只要辦了一兩個人,其他的就不敢拖延了。”

“學生受教了。”

蔣志清點頭。

。。。。。。

紫禁城,崇德殿。

載灃高坐其上,皺著眉頭,在他的面前,跪著十幾位大臣,而排在最前面的,是毓朗,載濤,載澤三人。

若不是其中有他的胞弟,載灃又要大罵了。

這十幾個人來沒有別的事,就是為了改革的事,而矛頭直指葉開,言語中,他們同樣把“跋扈”二字按到了葉開的頭上。

“良弼黨同伐異,近來,要奪督撫的權,各省傳來訊息,都對此其所謂改革運動深為不妥,哼!‘權歸中央’,他說得好聽,‘中央’‘中央’,不都是他良某人的嗎!”載澤咬著牙說道,“攝政王若不站出來說句話,遲早有一天,他良弼要翻了這天!”

這一次,載灃並沒有責罵,只是捏著眉梢,悶悶的說:“賚臣這次是做的急了點,但也是為了咱們大清。”

“恐怕他是私心自用,各省新任的官員,多是良弼任免,攝政王不可不察!”載澤伏地大泣,頭磕在地上。

載澤覺得自己頭疼難忍,到此刻為止,先後已有數十人向他進言,說良弼“任人唯親”“權傾朝野”,不過,再次期間,賚臣也來向自己解釋過,說他推薦之人多是真才實學在身,絕非沽名釣譽,這點有據可查,還說當下是用人之際,“舉賢不應避親”。

基於以往的信任,載灃只得一一應允,雖然這些人他聽都沒聽說過。

看載灃一直沒說話,毓朗,載濤二人對視了一眼,後由前者道:“攝政王,臣和濤貝勒密查了一番,發現學部大臣蔡元培甚為可疑。”

“哪裡可疑了?”載灃抬起頭來。

“蔡元培為同盟會會員,曾在學堂內宣揚革命思潮,被上海警廳通緝,其倉皇之下逃亡海外,這一點鐵證無疑。”

“同盟會?革命黨?”

載灃驚訝的道,就在幾天前載澤也說過同樣的話,一次他可以忽視不見,但哪這次他卻不得不聽。

賚臣怎會與革命黨摻和在一塊?

“還有,良弼主政上海時,曾下令關閉報管局,包庇革命黨人,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