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平遠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樣著色,皴文甚少,用色濃古,人物多用紅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種皆佳作也。〃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董源善畫,龍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山峭之筆〃,又稱〃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畫史上把董源、范寬、李成,稱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董源不僅以畫山水見長,也能畫牛、虎、龍及人物。作為山水畫家,董源也是不專一體的。宋人稱許其大設色山水景物富麗,宛有李思訓風格。

但其最有獨創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運用披麻皴和點苔法來表現江南一帶的自然面貌,神妙地傳寫出峰巒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煙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筆甚草草,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創造性。

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圖》和《瀟湘圖》,將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間草木暢茂、雲氣滃鬱的特定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筆墨技法是與他所表現的特定景色充分適應的。

當初董源的山水畫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

據說李璟年輕時曾在廬山修建別墅,將山泉林園勝景融為一體。他為了能時時看到廬山景緻,特地派董源畫了一幅《廬山圖》。

董源將五老奇峰、雲煙蒼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別墅巧妙地繪入一圖。李璟觀後,稱讚不絕,愛不釋手,命人掛在臥室裡,朝夕對畫觀賞,猶如長居廬山中。由此可見董源構思的巧妙和寫景藝術的高超。

董源現存於世的作品很少,只有有《夏景山口待渡》、《瀟湘》、《夏山》、《龍宿郊民》、《溪岸圖》等寥寥幾幅而已。

雖然如此,劉琴舒到不是為現在能看到一幅董源的作品而驚訝,而是在他們眼前的這幅作品,分明就是《溪岸圖》。

劉老放下手中的放大鏡,滿臉興奮和激動的說道:

“這有什麼不可能的,你是不是想說《溪岸圖》現在在米國的大都會?嘿嘿,我當初就覺得那幅作品有問題,不說其它的,就說和《夏山圖》等作對比,完全是截然兩種風格。而你們看,眼前這幅作品,其技法就是用的董源所創的披麻皴。”

“而且這其中畫風還有人物、動物的用筆和《夏山圖》等作相比,也是一貫相承的。最關鍵的一點,這裡起首鈴印還是南宋大臣賈似道,這一點,你們兩個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了吧?所以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溪岸圖》。”

為什麼劉老要單獨提起這個鈴印呢,那是因為大都會的那幅《溪岸圖》,起首的同樣也是賈似道的鈴印。一件是使用董源所創披麻皴法的作品,而另一件是使用當時典型技法的作品,人們會認為哪一件是真品?

“爸,那你認為大都的《溪岸圖》會不會是現代作偽的?”

劉老搖了搖頭,說道:“我是不相信那張圖是現代作偽的,我認為其技法和風格還是古人的風格,以現在這張作品來看,很有可能是賈似道得到了這董源的真跡,而請人仿製的一件作品。”

“劉老,那有沒有可能,這張圖是仿製的?”劉琴舒好奇的問道。

劉老笑了笑,回答道:“你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我承認,那幅作品也確實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是要證明那幅作品確實是董元的真跡,那就必須拿出更多的鐵證,否則就是一廂情願的猜測而已。”

“而咱們這一幅,無論是技法和風格,都是有據可依的,除非有人可以證明那幾幅博物館的作品都是假的,不然的話,我的想法是不會改變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 態度

聽完劉老說的這番話,劉琴舒也不由的點點頭。

現在被認為是董源的傳世作品大概有七八幅,不過當時畫家作畫一般都不署名,所以後人的鑑定只是靠相關記載得出的判斷,而這裡面只有《溪岸圖》是唯一有落款的。

但大都會的那一幅《溪岸圖》上的山石,所用的是唐代以來的層層渲染技法,而沒有使用董源首創的披麻皴,這也是這麼多年來,一直爭議《溪岸圖》是不是董源的作品的主要原因。

現在發現了一幅使用披麻皴技法的《溪岸圖》,雖然可以更加證明之前那幅《溪岸圖》並不是董源所作,但也不能完全就認為之前那幅《溪岸圖》一定不是董源所作,這也正是因為董源的作品留傳到現在的,就只有這一幅作品是有落款。

不過就像劉老說的那樣,要想證明之前那幅《溪岸圖》,確實是董源的作品,就必須拿出更多的鐵證,否則就是一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