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4部分

展開,就見兩位栩栩如生的仕女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正是傅抱石常畫的《二湘圖》。

現代著名畫家傅抱石,想必許多人都知道,他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兼擅山水、人物、篆刻。山水畫以硬毫散鋒皴山石,人稱“抱石皴”,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時代感。

傅抱石的人物畫多為歷史人物、古詩意境的再創造。尤愛屈原之精神,故筆下與屈原有關人物畫頗多。傅抱石《二湘圖》取材於楚辭《九歌》。是作者最愛描繪的題材,湘君、湘夫人為民間傳說中的湘水女神。既有人的情感,又有神的靈性,曾被作者反覆描繪。

眼前這幅畫作以落款來看,是他20世紀40年代製作。此畫中的人物刻畫精緻,體態頎長,面目豐腴,肌理細膩,骨肉停勻,儀態端莊,似有唐以前仕女風貌,為傅抱石繪古代仕女的典型造型。

其情態如思如慕,面容悽婉,不見所思之人,似哀似愁,高古遊絲描般的衣紋勁健飄逸,色彩淡雅,明淨高潔。

湖水中的波浪為畫家特創的筆法,深得“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之意境。正是傅抱石“大膽落筆,小心收拾”創作觀的具體體現。

正當楚琛欣賞這幅作品的時候,高教授也指出了幾個他覺得這幅作品有問題的地方,最後說道:“而且,我朋友跟我說,他在一位收藏家那裡,也看到過同樣的一幅畫。既然如此,總不見得這兩幅都是真品吧?”

這時,楚琛開口道:“高教授,您說的這種情況,在傅抱石的作品中其實是很常見的。”

“啊!這怎麼可能!”楚琛這番話,讓高教授驚訝萬分,甚至懷疑楚琛是在說笑。

“如果您瞭解傅抱石用的紙,就知道這並不奇怪,而且我們有時也會在某些畫冊上看到兩張幾乎一模一樣的傅抱石作品。”

楚琛解釋道:“傅抱石喜歡用較厚實的紙張,因為較厚實的紙張才‘吃得消’他獨特的用筆方式:下筆重,速度快,猛刷猛掃,反覆加工等。這從傅抱石用的部分紙張厚度如同託裱的鏡片就可見一斑。”

“因此,他使用的最多的是,咱們國家西部地區生產的一種叫做‘皮紙’的土紙。皮紙較厚,可以比較容易揭開,一分為二,乃至一分為三。但這類紙張尺幅都不很大,且沒有一定的尺寸規範,顯然都產自民間作坊。”

“傅抱石曾利用皮紙的這一特性,畫完之後將作品一揭為二,這樣,上面的一層原作便產生了一種特別明快、水淋的感覺。有時傅抱石會把第二層也加工成畫。像我剛才說的畫冊中一模一樣的傅抱石作品,就屬這種情況。”

聽了楚琛的解釋,大家才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高教授想了想,說道:“就算有兩幅相同的畫,但是我剛才指出來的那幾點,應該是很好的證據吧!”

“高教授,恕我說一句,繪畫元素‘對比’與‘關係’創造性的駕馭,正是傅抱石人物畫、山水畫獨特創造的關鍵所在。您說的那幾點,才是真品最有力的證明!”

楚琛指著畫作,說道:“傅抱石所畫人物最使人勾魂攝魄處往往在眉眼的神情。更進一步的是他把古代的線條,由原本工整變為飛動潦草之外,又運用了許多破鋒飛白的線條,這使傅抱石的人物畫技巧與他的山水畫中的‘抱石皴’一樣,顯示了有如音樂的特性。”

“而且,正是您說的那些含糊的、不可名狀的筆墨形式,才更深入、生動地表現了物件的豐富、複雜與微妙。同時,在含糊、潦草的筆墨對比之下,眉眼與頭面的神采才更能顯出來……”

把傅抱石人物畫的特點詳細的說了一遍,楚琛總結道:“因此,我認為,這幅畫一定是真跡無疑。”

聽楚琛講的頭頭是道,高教授也開始覺得是不是自己搞錯了,但過了片刻,他又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自己應該不會搞錯的,但楚琛說的好像也有點道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看到高教授還是半信半疑的模樣,姜家暢就問道:“高教授,不知道你為什麼就是不相信這幅畫是真跡呢?”

高教授說道:“因為我長輩的那幅傅抱石的作品,是他的兒子在他八十大壽的時候送給他的,假的可能性實在不大。”

大家原先還以為,那幅畫是給哪位鑑定大師鑑定過的,所以高教授才覺得那幅畫沒什麼問題,結果卻只是因為這樣原因,這讓他們都非常無語。

就好比有人把一件贗品當成是了真品,隨後以贗品的標準去鑑定真品,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姜家暢苦笑道:“高教授,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