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的代言人周幸元要求代理銷售梅山酒另外還有一些人則要求使用“梅山”這個品牌開一家連鎖的酒店。
“梅山”這個商標是李遠方所有的周幸元當然要向李遠方請示要李遠方來決定到底願不願意授權別人開連鎖酒店。如果是一個普通的酒店光是靠著飯菜的味道好打出的知名度的話連鎖也就連鎖了沒有什麼關係的。但梅山酒店搞的是飲食文化既然是一種文化就不是誰都能做的。如果連鎖的那些酒店不能深刻領會梅山酒店這種經營方式裡的文化內涵搞得不倫不類的話就會破壞“梅山”這個品牌的形象那就得不償失了。尤其是這個品牌還處在開創階段經不起一點小小的失誤。所以李遠方拒絕了所有的合作要求連常永寬和魏宏想另外開一家同名的酒店都沒有同意。
酒是應該賣給別人的既然是辦酒廠的別人找上門來要買酒他們還不賣豈不是笑話?但因為要買酒的人太多給周幸元和賀兆年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原來的梅山酒廠的生產規模很小一年產不了多少酒就算是現在因為有了李遠方的投資可以放心地擴大生產規模但釀酒是需要時間的並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釀出來的所以按目前的庫存情況連營業額大增的梅山酒店本身的需求都很難滿足更不用說賣給別人了。所以目前只能有選擇地限量供應近期內只向那些酒店提供少量的梅山酒市和商場之類的只能等一段時間再說了。
“物以稀為貴”因為梅山酒的出貨量很少除了梅山酒店之外別的地方賣的梅山酒的價格奇高。既然做的是文化產業大眾化是必由之路如果梅山酒的價格居高不下的話就會使得普通的老百姓對其產生排斥久而久之會給梅山酒的展帶來致命的影響所以李遠方不得不和錢老商量應對措施。按照他們的計劃梅山酒能夠大量進入市場的時間至少是兩個月以後兩個月時間對一個剛剛起步剛造出了一些影響的產品來說太長了。在錢老的建議下李遠方同意採取和梅山茶業類似的方法聯合別的酒廠將他們的產品打上梅山酒的商標作為應急措施。
賀兆年在周邊地區跑了一圈找了許多釀酒工藝和自己比較接近、酒的品質也比較優秀的酒廠買下他們的庫存要求換上梅山酒的酒罈和商標。賀兆年找的那些酒廠都是有一定歷史的小酒廠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習慣生了變化黃酒很不好賣所以那些酒廠和當年的梅山酒廠一樣大都處於慘淡經營的局面因此所有的酒廠都很願意和他們合作。有的乾脆提出和他們簽訂聯合生產的合同組成一個聯合體唯梅山酒業的馬為瞻以後使用統一的工藝來生產花雕酒經賀兆年檢驗合格後統一使用“梅山酒”的包裝和商標。聯合了十幾家同類酒廠以後出貨量的問題總算暫時得到了解決而且在沒有增加任何投資的情況下使得梅山酒業公司目前的生產規模擴大了十幾倍儼然成了本地區造酒行業的龍頭企業。
和李遠方認識之前賀兆年只是個小酒廠的小老闆從本質上講是個老實本份的農民本來打算這輩子能夠安安穩穩地過下去就行了。但認識李遠方以後不僅他們家的酒廠成了省級文物祖宗的名字被寫入了地方誌他賀兆年自己突然成了地方上的名人成了周邊地區的酒廠老闆們敬佩有加的會而且經濟收入情況大大改觀算上李遠方購買商標的錢和這次拍賣那四罈女兒紅的收入竟然做夢似地成了一個百萬富翁。所以賀兆年對李遠方的感激簡直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了近來家裡有些親戚經常在他面前指出不應該把商標賣給李遠方他都是毫不後悔。同時不管李遠方和錢老交待給他的任務有多麼繁重都是毫無怨言地積極做好用他和自己兒子私下裡說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有了賀兆年一家的積極配合錢老在梅山鎮的所有工作都進行得特別輕鬆。
產量問題解決以後新的問題又擺在了李遠方和錢老等人的面前。對於酒來說年頭很重要一般來說年頭越久的酒品質就會越好。比如前幾年炒得很熱的那種酒實際上只是普通的燒酒因為在地底下埋了一百多年劣質酒也就變成了絕對的好酒。所以就算實際上酒的年頭和酒的品質並不成正比關係但一般的人卻都是這麼認為的所以陳釀永遠要比新酒更受人歡迎陳釀的價格和新酒的價格可以說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這和茶葉正好相反。即便是賀兆年已經聯合了十幾家酒廠但想要產出足夠數量的陳釀仍然必須以時間為代價。
李遠方現現在好多品牌的酒所推出的產品中幾乎都有標著多少多少年陳釀的而且數量很大但那些品牌成立的時間並不很久有的標明的陳釀的年份甚至比他們酒廠本身的歷史還要長。就這個問題李遠方特意向賀兆年這個內行人進行了諮詢。據賀兆年所說那些所謂的陳釀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陳釀都是使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