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2部分

的四個尖子生是按照軍人思維來的,況且他們幾個心裡隱隱並不把香港警察放在眼裡,老子是有關部門的行動隊,做就做了,大不了搬出上面的名頭來壓人!

所以這幫頗有些無法無天的傢伙只是稍微琢磨了幾句,立刻就發動!

兵貴神速嘛,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角度和時機,突然就冒出來。

三名手中拿著霰彈槍,兩名撿了對方的衝鋒槍,其他五人手中拎著各式手槍,再加上七八個只有伸縮警棍的傢伙!

拿著警棍的幾人順手就摘了通道邊的空調通風網格、垃圾桶蓋提在手裡,就跟盾牌一樣,其實這些傢伙在子彈面前沒有半點阻擋能力,所以脫下了防彈背心墊在內側,儘量舉高遮住上半身和頭部就行,蹲成一溜等在大門邊,隨手抓了頂外圍安保棒球帽戴上的巴克則跟著其他槍手們一起,弓著腰快速的衝出大門只稍微調整了一下腳步就變成一起朝著草坪上衝鋒!

草坪上略微有點起伏,邊緣更是有點半人高的整齊灌木叢造型,可這樣的灌木叢只能遮住他們在草坪邊緣,只要他們衝進去就會被對方背後的兩名傷員看見,

然後就在這個時候,那幾名沒槍的傢伙就衝出來朝著另一邊跑,大踏步的彎腰跑,一邊跑一邊毫不掩飾腳下的巨大腳步聲,甚至肩頭的防彈背心跟垃圾桶蓋之類的撞擊聲都不管不顧,就是一個勁的朝著這邊那躺著掙扎的攝影師衝跑!

兩名傷員立刻驚呆了,盡力叫喊指引自己的同伴,看他們的側面,四名挾持人質的槍手也不知所措的轉頭,看起來他們最應該防備的前面警察沒有動靜啊,這突然冒出來的一串人,沒有槍,也沒有奔著他們行動進攻的意圖,只是為了去救那個傷員?

有一個劫匪下意識的舉起手槍朝著那邊遲疑的打了一槍!

之所以遲疑,是因為他們也心虛,擔心突然開槍的後果就是面前七八十米外那些警察會被突然刺激到亂槍打過來,就算隔著人質也不一定能擔保自己的安全吧?

匪徒嘛,總會以己度人,他們在突發情況下可能會胡亂開槍,猜測那些警察是不是也會有類似的反應。

殊不知作為特警,這是最基本的訓練科目,怎麼可能亂開槍,飛虎隊和重案組們也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那些衝向傷員的“救援者”……

然後就在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那邊,連匪徒傷員都勉力撐住轉身關注的時候,這邊十多名隱藏在灌木叢後面的安保突然發動,他們突然冒出來的身形倒是全部都在攝像機之下。

他們距離匪徒的身後,只有十多米的短促距離!

然後讓警察和記者們都有點魂飛魄散的就開槍了!

第1642章 帥

這樣多名人質被劫持的事件,對於很多國家的警方來說,都只能選擇徐徐圖之的應對方案,寄希望於匪徒疲憊或者崩潰,不然很難保證所有人質的安全。

可唯獨有個國家或者說民族例外。

前蘇聯、俄羅斯乃至這個系列的斯拉夫民族,卻往往喜歡強攻!

他們一直都認為以暴制暴是最佳選擇,攻擊的這個過程中產生傷亡都是不可避免的,重點在於這樣雷霆萬鈞的強攻,多來幾次,不法之徒就明白他們以為劫持人質讓警方投鼠忌器的思路不過是可笑的懦弱,從廣義上來說,其實解救了更多人不會墜入到這種局面下。

無論是莫斯科的劇院人質案,還是別斯蘭人質案,都是標準的案例。

當然,這種態度譭譽參半,在反恐界也是足夠討論了幾十年。

但金雕們肯定更習慣這樣的形式!

衝在最前面的一名金雕在對方几乎所有眼睛都沒有看到他,有一個傷員匪徒似乎聽見這邊的動靜,木訥的轉頭過來剎那就平端手中的霰彈槍扣動扳機!

他可不是內場那個把豆袋彈都能玩出拋射花樣的尖子生,這支霰彈槍裡面也裝的都是普通鳥彈,也就是一發霰彈裡面裝了上百粒小鉛彈珠,能在彈藥推動下形成大片的彈幕,用來打近距離起飛的鳥類,其實對稍大的大雁乃至狼狐之類都沒有殺傷力了,所以很多警方也把這種鳥彈裝在霰彈槍裡面對付普通騷亂跟鎮暴,就跟豆袋彈一樣,除非抵近射擊很難造成殺傷,屬於非致命彈藥,唯一的弊病就是對眼睛的傷害肯定比較大,可這時候人質都被匪徒挾持在身前,背對這邊啊。

嘭的一槍!

這種射程其實只有二十米的鳥彈,威力可想而知,但散佈面卻讓擠在一起的匪徒們都被招呼到了!

感受一下吧,鋪天蓋地的鉛彈只有綠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