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相當理想,就多做了幾個混凝土磚模,繼續澆築麻草混凝土磚,同時開始收集尺寸合適的竹子。

天氣越來越暖和了,等做夠了兩百塊麻草混凝土磚,易弦和何田在水池旁邊開始建造雞舍。

先挖平地面,用木樁夯實,再在地上挖出兩米乘四米的長方形溝,溝深三十厘米,寬也是三十厘米,作為雞舍的地基,這個深度就夠了。

然後,他們倆把一袋袋沙子,火山灰,石灰,木箱裝的小石子等等都搬到這片空地上,在山澗上用幾塊厚木板搭建臨時小橋,把滾筒式攪拌機和大米都搬來,混合好混凝土,澆築地基。

澆地基的時候他們是分段完成的。在一條溝的兩端填上木頭片,然後按照兩塊麻草混凝土磚上孔洞的距離——大約是四十厘米,在地上鑽出比孔洞稍大的洞,這次的洞鑽得比較深,每個都有六十厘米深,洞鑽好後,澆上一些水泥,把收集好的竹竿插在洞裡。

這些竹竿全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直徑都是三厘米左右,全都鋸成三米長。

不過,插在地基深孔中的竹竿,長度僅僅是九十厘米,剛剛好與地面平。

一排竹竿插好後,往溝裡澆上十厘米厚的水泥,在水泥中放入一個由六根細竹竿捆綁成的細長方竹籠子。然後繼續澆築水泥,直到與地面相平。

這些細竹竿的直徑大約兩厘米,有了它們,混凝土地基就更加牢固了。

在大嚴寒時代之前,許多城市中的建築也採用類似的方法,不過,混凝土中放的是由鋼筋和鐵絲做成的籠子。這種建築,就是鋼筋混凝土建築。

竹子有極強的韌性,雖然比不上鋼筋,但是何田他們所蓋的房子也不是摩天大廈,以竹子取代鋼筋,是可行的。當然,他們在這麼做之前,也做了試驗。

地基澆好,凝固之後,就可以蓋磚了。

何田和易弦已經試驗過幾次,這時再蓋磚,都非常熟練,每蓋一層,在空心磚裡放入保暖的填充物,用水泥澆築在牆拐角處的磚塊空心裡,再在磚塊的孔洞裡放上竹竿。因為所有磚塊是同一尺寸,蓋牆的時候每蓋一層他們還會特意檢視兩層磚之間的孔洞是否相疊,竹竿能不能順利放進去,所以在一面牆完成後,所有預先切割好的竹竿一根一根順利地從最頂上的磚塊孔洞落進去,頂端露出一點點。

這個放竹竿的過程要是讓強迫症患者看了,會感到相當的愉悅。

竹竿放好,澆上水泥固定,用“有機混凝土磚塊”蓋好的牆體就變得堅固了。

留有門的那面牆,建造方法稍有不同。

預製的門框是使用榫卯結構做的四根四方木柱,木柱的寬度和牆磚內部的三個方洞尺寸一致。蓋完第一層磚後,先將兩根豎直的門框柱子放在準備放門的地方,放進牆磚的方形洞裡,敲實,灌上水泥,然後將門框底部的橫柱從兩根木柱頂部放下,用木槌一路敲下來,再敲上門框頂部的橫柱。

之後,這面牆從兩邊向著門砌磚,磚塊到達門框時,多餘的就可以從方洞邊緣敲掉,再在縫隙中填上水泥。因為計算好了尺寸,門框頂部的橫柱和磚面是在一條直線上的。

何田還怕這樣不結實,在門框頂部的橫柱上鑽了放竹竿的洞,這之上的磚也有竹竿固定。

因為做的是鴨舍,就沒有留窗戶,只在四面牆上都留了一個磚洞,通風透氣。

四面牆都做好,就可以放房梁了。

房梁是四根四方截面的圓木做的,架在磚塊之間預留的空槽裡,再抹上水泥固定。

雞舍不大,何田和易弦只花了一下午時間,就蓋好了四面牆,架好了房頂。

房頂所用的三角框架也是預製的,由三厘米厚六厘米寬的木材做成,依舊是榫卯結構,非常傳統的“傘”字型,在房樑上一字排開三個。房梁也全都預先鋸好的凹槽,房頂框架一放上去,兩個人站在兩面牆邊的梯子上用大木槌敲敲敲,框架就穩固了。

架房頂框架的時候是整個工程最為費力的部分。

“好想有個起重機啊!”易弦用繩索往上拉木架的時候大喊。

放第一個木架的時候,他們低估了要把木框架提升三米的難度,可榫卯一旦敲實了,就無法開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先把木框架豎起來靠在牆邊,再兩個人一起爬到房樑上用繩索拉。拉上來一截,就趕快把手中的繩子繞在房樑上打個結。

再架第二個木框時,兩人就學乖了,易弦先爬上房梁,在樑上栓根繩子,再把組成傘形結構五塊木板一個個拉上去,何田再爬上來,在房梁之間鋪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