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8部分

的電力都是它消耗的。還嬌氣得要死,動不動就出個故障,有一次冷卻系統出了個毛病,就被迫停機整修了好幾個月。

而“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的造價,也才只有七億多美元……這樣一臺玩意兒比一個航母戰鬥還要貴!

好吧,如果是為了解決全中國甚至全人類的能源危機,拿出這麼一筆鉅額開銷似乎也還是值得的,別說如今的中國已經闊氣了許多,就算是當年窮得吃不上飯的時候,不照樣是寧可當了褲子也要搞出原子彈?所以,如果僅僅是投資開銷大了些,中央也還是有能力,並且有魄力去解決的。

更要命的是,真正的問題在於,就算是中央投下巨資,成功建起了特大號的迴旋粒子加速器,這方舟反應堆上所需的新元素,就真的一定能夠生產得出來嗎?嗯,根據專家的看法,這前景似乎並不樂觀……

確實,凡是對高能量子物理學有所涉獵的人都知道,在用大型迴旋加速器將微觀粒子打碎後,某些時候會有足夠多的碎片會再結合起來形成新的原子核,當這個原子核重到足夠穩定時,一種新元素就被創造出來了。但問題是,元素週期表之中那些原子序數較高的元素,由於核中質子數的增加,透過撞擊發生核反應時要克服巨大的庫侖斥力,所以很難再結合生成原子序數更高的新元素。

因此,即使不惜工本地建造了大型迴旋加速器,想要製造出一種地球上不存在的新元素也是非常非常的困難,其成功率堪比買彩票。按照二戰後的一般經驗,這樣的事情大概要五年或十年才能發生一次。如此全靠撞大運的生產效率,簡直堪比古代工匠鑄造“神兵利器”,根本不能適應工業化生產的最起碼需求。

第58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下)

第十八章、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下)

用迴旋粒子加速器製造新元素的成本極高、成功率極低倒也罷了,畢竟這專案就跟當年勒緊褲腰帶搞“兩彈一星”差不多,首先要考慮的是“有和無”的問題,暫時還顧不上什麼控制成本的事情。

可問題是,以現有的經驗,這種依靠迴旋粒子加速器產生出來的新元素,一般也不可能真正地穩定下來,事實上,大多數被人工創造出來的新元素,在衰變以前只能存在幾秒到幾毫秒,甚至是十億分之一秒!!

要不然的話,它們為啥無法穩定地存在於自然界,只能靠人工手段來合成呢?

而託尼。史塔克製造出來的新元素,既然要投入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就必須高度穩定,至少穩定得可以塞進反應堆裡使用。而且不怕洩漏,基本沒有放射性汙染,還可以十分完美地取代鈀在方舟反應堆上的用途!

(你看在《鋼鐵俠3》的末尾,為了博得美人小辣椒一笑,託尼居然在港口上空炸了二十多臺裝備著方舟反應堆的鋼鐵俠戰甲來放煙花,如果方舟反應堆在破損後會有汙染的話,那地方恐怕就要變福島了。還有,在《鋼鐵俠2》之中,他也在人山人海的摩納哥賽車場上隨意捏爆了一臺方舟反應堆。)

確實,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各種嚴重不穩定的放射性人工元素被相繼發現,就有科學家提出了“穩定島”理論,認為元素週期表最後那些排位不斷增加的新元素,不可能一直都像這樣不穩定,而是在“在風雨飄搖、驚濤駭浪的不穩定化學元素的海洋中,有兩座傳說中的穩定島,島上有著豐富的超重穩定元素的寶藏”。但問題是,一直到時光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穩定島”也依然只是一個假說,人類還是沒有發現任何一種穩定的人工超重新元素,更不知道這個“穩定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究竟在什麼地方。

——直到王秋穿越時空,給他們帶來了新型方舟反應堆的樣品……但就算是得到了這種新元素的樣本,有關專家也只是弄清楚了它的序號排位,迄今都不知道為啥它能夠保持穩定無輻射的奇怪性狀。

最後,就算山寨這種新元素的程序順利到爆表,那麼啟動一次迴旋粒子加速器,又能有多少產量呢?

答案簡直令人感到無限的絕望:舉例來說,在日本用冷熔合的辦法生成的113號元素,整個試驗前後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才得到寥寥幾個原子!而其它幾種人工合成元素的產量情況也差不多!可想而知,以人類現有的技術條件來看,想要用新元素製造什麼零件的話,簡直比用白金鋪鐵路還要更加瘋狂!

反正,中央召集的專家攻關小組表示,憑著他們的天賦和腦力,實在是無法承擔這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之前,這些國內各領域的大能還頗為自傲,自認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