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什麼”,象普通人照下館子那樣,點上幾樣菜讓廚役給做。這是絕不允許的。所以慈禧太后吃飯時,每次一百二十幾樣菜外帶時鮮,就是把這些菜都擺上來,由慈禧太后隨意挑選,今天愛吃這個,明天也許愛吃那個,根本不能讓其他的人猜透了她準定吃某個菜。慈禧太后也故意這樣做,今天愛吃的菜,明天也許絕對不吃,過一段時間,再吃這個菜。讓誰也摸不準這當中的規律。
第一百九十六章以“孝”破題
此外,宮廷內還有一個嚴格的規矩,據說是祖制,就是“食不過三”,即“吃菜不許過三匙”,不能再舀第三匙。因為舀第三匙的菜,準是平時喜歡吃的,若讓外人知道後,也許有人會在這個菜上面打主意實施暗害。“食不過三”即意指謹慎小心,切勿貪食,免遭毒害。試想哪一朝哪一代宮內沒有暴死的呢?
雖然慈安和慈禧只吃了兩個香團,但慈禧接下來的命令,是“收著”而不是“賞給大夥兒嚐嚐”,就非常說明問題了。
慈禧太后對香團是否好吃未予置評,而是對林義哲溫言道:“你有這份孝心,很是難得。須知你出洋這些日子,彈劾你的奏章如雪片一般,有一條便是‘父母在,不遠遊’,暗指你不孝,說你出洋日久,定是忘了孝道之本,如今你回來了,我看這物議也就可以平息了。”
“回皇太后,孝為百事之本,臣雖身在異邦,時刻不忘宣我中華孝道。且泰西諸國,亦講求孝道,與我中華一般無二。彼等無識酸腐,不明查詳辨,妄發譏議,混淆是非,實是誤國病民。”林義哲聽到慈禧太后說到言官竟然如此彈劾自己,心下暗驚,趕忙回答道。
“噢?西洋各邦亦講求孝道?”慈禧太后奇道。
“回皇太后,正是如此。西洋諸國教導孩童,多為樸素無華之俗諺箴言。如英吉利國俗諺即雲:‘父母之愛,為諸德之基。’法蘭西國俗諺雲:‘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普魯士國俗諺雲:‘一父對於十子之至情,較諸十子對於一父之至情為深。’希臘國大哲蘇格拉底雲:‘為人子者乎,汝若不感父母之恩義,則將無人為汝之親友,蓋人皆知對於不孝父母之人盡其親切之誼,殊無益也。’等等,皆為勸孝向善之言,在西國深入人心,為家喻戶曉之言。其講求孝道若此,莫不與****暗合。臣在西國,常與其貴官名流暢談孝道,是以知之。”
聽到林義哲的回答,慈禧太后先是非常驚訝,接著連連點頭,讚許不已。
看到慈禧太后已然入彀,林義哲心下略略的鬆了一口氣。
林義哲之所以指出了“孝”在西方國家也是大行其道,是因為現在他想要堵那些清流言官的嘴,能夠用來破題的最好題目,便是這個“孝”字!
因為現在的大清朝,就是提倡以“孝”治天下!這個“孝”,當然不只是指狹義的“孝”,也是指廣義的“孝”。
“孝”的原意是,本人用此心以待人,而人人受鼓勵用此心待人,而且又推而廣之及至各人際層次,則天下和諧。由於“孝”是人倫的開始,被認為是一個人培養對人盡禮盡仁的最初也是基本的起點。因此,古人也就有了“以孝治天下”的說法。這也是統治者推行“孝經”的原因。
正因為如此,《呂氏春秋》才會稱“孝”是治天之下“妙術”。天子能做到孝又能以同理的心向其它人推展,則天下大治;庶民也是如此,能孝必能忠,忠於人事者必能盡責和知本份,把一切事做好,成人成己。
何以“孝”能治天下?是因為古代中國是以血統關係為紐帶組成的宗法社會。像家庭、宗族(家族)這類的社會基本組織結構的穩定與否,關係到整個國家的統治秩序。如果宗族與家庭不穩定,隨之可能不利國家的穩定。宗族或家庭內部秩序混亂,爭鬥不已、分崩分析,也必會削弱統治者貫徹政令。這是由於國家徵收賦稅、徵召兵員,往往都要透過家族、家庭才能落實,如果家族、家庭皆混亂,則國家賴以存在的社會秩序就會失控。另一種更嚴重的情況,是家族與宗族成為叛逆者。在這種情況下,王朝的統治會受到顛覆。實際上,在不少歷史事件中,對立的兩個政治勢力,說到底是各地方勢力的利害關係結合,而這些歸屬不同陣營的地方支援勢力,往往又是當地本來勢如水火的對立家族或宗族村落。
此外,政治實體的“國”既然與血緣結合體的“家”系密切,而且其社會結構又是以“家”為其基本的組成社會單位,因此在漢字中“國”、“家”兩字便常被渾然一體的用作一詞。所謂“國家”,真的是“國”中有“家”,“家”中也有某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