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揚間民生凋敝,即便佔了皖城,也還要從江夏等地運糧。
想到那黑壓壓的俘虜群,劉琮頓感頭疼。
修耕植、蓄軍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劉琮的目光,在地圖上梭巡了一遍。荊州九郡,除了南陽郡和襄陽所在的南郡,其他各郡的情況都不怎麼樣。長沙郡本來還好,可張羨叛亂,雖然平定的很快,但多少也受了些影響。至於零陵、桂陽等郡人口稀少,又常有山越叛亂,能不開口向劉表要糧食都不錯了。
自己是否走的太急了些?回想著這幾年來的過往,劉琮的眼神有些飄忽。
“都督,待此間事畢,還是先回南陽,以觀時變。若袁公南下,則舉兵相應,否則就繼續練兵,待明年秋後先平定江東。”賈詡深思熟慮之後,緩緩開口說道。
劉琮點頭道:“就依先生所言。”說著,又望向甘寧:“以後水軍移駐柴口,興霸覺得如何?”
“柴口是不錯,可豫章華子魚……”甘寧所說的華子魚,就是豫章太守華歆,此人有清純德素之名,向來為揚州百姓所擁戴,當初揚州刺史劉繇死後,揚州民眾共推華歆為刺史。華歆以沒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適做法加以拒絕。在甘寧想來,若在柴口駐屯水軍,則豫章不可不得。只是華歆素有德名,去攻打他合適嗎?
劉琮卻沒有他這麼多顧慮,豫章是肯定要拿下的,否則柴桑、彭澤孤懸於外,不可久持。至於鄱陽、湖口二城亦要分兵駐守,因此豫章郡不但要拿下,還必須有大將在此鎮守。
至於怎麼拿?如今自己大破孫策,兵威正盛,而華歆向無韜略,兵微將寡,只需遣使前往豫章勸其歸降即可。
雖然對此很有把握,但劉琮還是做好了華歆拒不投降的準備,親自率兩千明光騎往建昌與魏延、黃忠會合。軍至豫章,屯於椒丘,由王粲入城去見華歆。
王粲入城之後,對華歆說道:“竊聞明府與郡故王府君齊名中州,海內所宗,雖在南陽,常懷瞻仰。”
這意思就是俺早就聽說您和以前的豫章郡太守王朗是大大有名的人,雖然我人在南陽,也經常懷著崇高的敬意看待您呢。
華歆捋著鬍鬚謙辭道:“我不如王會稽。”
“若論豫章資糧器仗,士民勇毅,孰與鄙郡?”王粲問道。糧草軍械精兵悍卒,您能和會稽郡比嗎?華歆微微搖頭,嘆道:“大不如也。”
“孫伯符比之明府又如何?”王粲繼續問道。
華歆心說這小子怎麼半天還不進入正題,耐著性子回道:“更不如也。”
“明府言不如王會稽,實乃謙辭。精兵不如會稽,亦如尊言。孫伯符橫掃會稽、蕩平丹、廬,然遇南陽,先失彭、柴,再丟建昌。及至水軍決於湖上,將損呂範,兵蹈水下,戰船焚盡,水寨不保,不得不棄城遠遁。”王粲目光炯炯地望著華歆說道:“近日之事,想來明府已有所聞,今欲守孤城,自料資糧,已知不足,不早為計,悔無及也!”
“久在江表,常欲北歸;劉南陽來,吾便去也。”華歆好容易等到王粲說完,當下便表明心跡,絕無與劉琮相抗之意。王粲本來還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憋在喉嚨裡不得發聲。不過主公招降事大,少說兩句又不會死人。
華歆如此上道,劉琮自然要做足姿態。第二天入城之時,見華歆戴著葛巾在城外迎接,劉琮連忙翻身下馬,大步走到華歆面前,說道:“府君年德名望,遠近所歸;琮年幼稚,宜修子弟之禮。”
沒想到威名昭著的劉琮如此禮敬,華歆意外之餘,心中頗為受用,謙辭一番之後,將劉琮等人迎至太守府中。
豫章既定,劉琮與賈詡、王粲等人商議之後,便向劉表報捷,並請留中郎將黃忠為豫章太守,屯兵豫章,與甘寧、張允所率水軍遙相呼應,互為掎角。
待諸事初定後,劉琮與賈詡等人先行回襄陽,魏延等部收編俘虜,精選士卒後,再返南陽。
十月中旬,自水路逆流而上返回襄陽的劉琮,得知曹操已大破劉備,攻取小沛等地,劉備沒有北上投奔袁紹,而是引殘兵西走,與接應而來的呂布會合之後,駐屯於東海。這下呂布的下邳便暴露在曹操兵鋒之前。
“劉虎等人如何了?”劉琮對吳寬問道。自劉虎領兩千長矛兵去助劉備之後,已經很久沒有訊息傳來,如今劉備兵敗,最讓人擔心的,便是劉虎及其部眾的安危。
吳寬回道:“劉校尉也隨劉豫州往東海去了,所部數次與曹軍交鋒,劉校尉身先士卒,被豫州誇為荊州虎將。”
他說這番話時,語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