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為了增強江東地區的凝聚力、向心力。
目前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江東的世家大族選擇了合作,使得新政順利推行,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百姓安居樂業,生產生活得以保障,社會自然便安定下來。在劉琮看來,漢王朝的統治秩序解體,是社會各方面矛盾激化的產物,所謂外戚專正、宦官弄權甚至董卓擅行廢立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還是嚴重的土地兼併加上天災**,才使得太平道有了生存發展的土壤,最終釀成黃巾之亂。
正因為漢末社會矛盾激化,這其中既有門閥與寒門的爭權奪利,也有土地問題引起的饑民、流民暴動,既有統治者內部的紛爭也有門閥之間的鬥爭。當所有這些矛盾都到了不可調和的階段時,社會離心力滋長,統一的中央集權遭到削弱,各地域的**性突顯出來,地理上離心力也開始顯現出來,從而使得天下呈現出分裂的局面。
對於劉琮而言,吞併江東和益州,不僅僅意味著地盤的擴大、人口的增多,軍隊的增加,還意味著要重新建立新的統治秩序,至少在荊、益、揚、交建立新的統一局面,就要求劉琮必須先整合各種社會矛盾,消弭各種政治上的離心力,才有可能消除地理上的離心力,結束分裂,重建統一。
只要當下廣泛的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政治上的離心力未曾消除,地理上的離心力便會繼續存在,保守的便依舊保守,分裂的還是想著割據一方,那麼統一的局面就很難重建。
在這方面劉琮自認做的還不錯,而曹操也不比自己差,劉備現在也開始注重於世家大族的支援,開始逐步整合。如今天下紛亂之際,形勢錯綜複雜,在紛亂的漩渦中,有多少人能夠認清形勢的變化、適應新的形勢、調整自己的政策,繼而改變運動的方向呢?有時候,即便個人有這種清醒的認識,但要想糾正歷史所醞釀出的力量所推動的方向,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些看不清天下大勢,不能很好的適應形勢的變化並及時調整政策的諸侯們,已經漸漸消散於歷史的塵埃之中,跨州連郡如劉虞、公孫瓚、陶謙、袁紹、劉焉、袁術、孫堅者,皆嘗雄視一時,其權力猶足匡正帝室,現在卻都已成冢中之骨,其勢力要麼被掃滅,要麼就正在被瓜分。
縱觀歷史,劉琮得到的教訓是,爭奪天下者,一定要有救黎民於水火的濟世情懷,以天下的黎明百姓、蒼生疾苦為念,在亂世中以澄清天下、安定天下、重建統一為己任,切不可為一己之私而稱王稱霸、貪慾恣肆,嗜於殺戮。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劉琮覺得曹操和劉備與自己乃是同路人,可是若想天下一統,卻只能彼此征伐,這或許便是歷史的必然吧?
江東這兩年未受戰亂之苦,新政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生產,吸引的流民又促進了人口的增長,社會矛盾逐漸減弱,很少有人叛亂,對此劉琮很是滿意。顧陸朱張等世家大族也從新政中獲得了很大利益,對於新政也由牴觸改為支援,特別是劉琮吞併益州,攻下漢中之後,已呈現出橫掃天下的氣象,使得保守的大族也開始變得蠢蠢欲動了。
這在他們迎接劉琮的宴席之上便隱晦的表現出來,雖然其中大部分還不知道即將進行的淮河之戰,但劉琮在這個時候到江東來,想來絕不僅僅是來巡視這麼簡單。
“大將軍並有四州之地,卻位在列侯,實不相稱也。若以吾論,當封王才是。”有人與同席之人低聲細語的說道。
那同席之人頷首道:“是啊,大將軍乃皇室貴胄,值此亂世,不稱王何以收人心、定大義?”
先前那人卻低低的嘆了一聲,見無人注意,這才接著說道:“然則若是封王,這王號卻不好定啊。”
“哦?”同席那人先是蹙眉沉吟,想通其中道理之後,也便點頭道:“這倒是,若以大將軍成武候之號封成王,雖有先例,卻不為美。若以荊州故地封楚王……”
楚王之號就更不用說了,更何況自高祖分封諸王,楚王多封在徐州,歷十二代於王莽時絕,光武之後便再無楚王。
那麼以劉琮魯恭王之後封魯王呢?似乎也不大合適。
這樣的煩惱早在劉琮來到江東之前,就在很多人心裡生根了。他們所圖者,不過是水漲船高而已,然而事實上隨著劉琮實力的增長,地盤的擴張,這種言論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畢竟以劉琮現在的爵位和官職,已經對治理各地有些不利的影響了。因為劉琮即便有開府任命官吏之權,但到底名不正言不順,再說他到頂才是大將軍,麾下的文臣武將,都是低職高就。
例如張昭以撫軍中郎將任成武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