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陰鬱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冷笑,側過頭看著劉備,語氣很是不善:“莫非豫州以為,譚爭不得嗎?”
“如此大張旗鼓徑直而去,如何能爭?”劉備嘆道:“青州可有把握,憑這一萬人馬就能攻破鄴城?如今青州出兵之事已經傳遍四方,鄴城豈能沒有防備?”
他這麼一說,袁譚便有些茫然了,是啊,自己領兵而去,袁尚等人當然會嚴加防範。想到此處,他不由急道:“難道譚就只能忍下這口惡氣,退兵返回南皮不成?”
“不可!”劉備聽了微微一笑,對袁譚說道:“備已向朝廷上表,表青州繼任大將軍號,此事尚及紀、配等人還不知曉。”
袁譚皺眉道:“多謝豫州好意上表,然則如今朝廷為曹賊把持,恐怕此事難以透過,更何況即便朝廷同意,那逢紀、審配就能交出兵權,讓出鄴城嗎?”
“欲成大事,則需名正言順!至於朝廷允或不允,在備看來,只怕允青州繼任的可能性,會非常大!”劉備瞥了眼身後不遠處的郭圖,轉頭對袁譚說道:“備來此之前,曾先往鄴城見過袁尚和逢紀、審配二人。”
雖然知道劉備必然是要幫助自己,可聽他這麼一說,袁譚還是狐疑問道:“豫州見過他們?”
“非如此,又怎能獲取他們的信任?”劉備低聲對袁譚說道:“備假託前來說服青州退兵,實則是為青州謀劃啊!”
袁譚聽了心中暗自鬆了口氣,問道:“豫州有何良策教我?”
“備是如此想的……”劉備將自己欲借青州兵,假意往黎陽屯守,途徑鄴城時突起發難,一舉攻克鄴城之謀告訴了袁譚。
“可是吾兵本就不多,又缺鎧甲鬥具,恐怕此計太過冒險。”袁譚本能的反對道:“不若將軍回青州之後領兵與我一同討伐,這樣也許勝算還大一些。”
借兵之事袁譚出自本能不想答應,蓋因這兵借出去很少有能歸還的。旁人不說,劉備這些年東拼西湊,可是從不少人手裡借過兵,哪次見他還過?更何況當初孫策借袁術之兵,橫掃江東之後,又與袁術翻臉……
“賢侄不可因小失大啊!”劉備語重心長的說道:“備此舉無非是為賢侄鳴不平,欲為賢侄討個公道而已!誠因袁公與賢侄待備不薄,否則安敢行此事?備之軍士自然也要前去,所慮者,不過是因為人馬相比袁尚太少,恐一時不下,以至生變耳!況備既假託勸說賢侄而來,若賢侄假意退兵,實則將兵馬借給備,如此一來,則鄴城必然疏於防範!彼時待我軍會合之後,以前往黎陽之名,行經鄴城,那時攻其不備,何愁大事不可成?待鄴城即克,賢侄再領軍而來,如此則大事成矣!”
劉備這番話聽起來頗為可行,袁譚緊皺的眉頭逐漸舒展,最後微微點頭,對劉備說道:“既如此,譚便分五千兵馬與豫州……”
“莫非青州不信任備?請遣郭都督與備同行,以行監軍之職!”劉備見狀,立即對袁譚說道。
袁譚正有此意,只是不知如何開口,聽劉備如此說,當下便應道:“非譚不信任豫州,實因麾下將士驕橫,若不以郭都督同行,恐豫州難以彈壓。”
劉備狀似深以為然,頷首道:“備亦做如此想。”
此時郭圖卻策馬靠了過來,對劉備說道:“安知豫州不是為袁尚謀青州之兵?”
在郭圖看來劉備如此熱心的幫助袁譚,很是可疑。雖然袁譚對劉備不錯,劃給他四個縣城用以養兵,但就為了這個緣故,劉備就甘願領所有人馬,孤注一擲的去打鄴城?好,既然你劉備有這個想法,那領著你自己的兵去打鄴城好了,現在要將這一萬人馬借去,若是劉備實際上為袁尚打算,那袁譚可就虧大了!
至於郭圖自己,到時候豈不是成了自投羅網?所以郭圖一聽要讓自己當監軍,心裡就犯起嘀咕,忍不住跑上來質問劉備。
劉備何等人?豈能被他虛言詐住,聞言冷笑道:“備若為袁尚所謀,何必來此見青州?只需青州領兵去打鄴城,備自率軍攻南皮。到時候青州進退兩難,軍必自潰!以郭都督看來,何者為難?何者為易?”
他這麼一說,郭圖只能啞口無言了,很顯然劉備這話說的很有道理,然而郭圖心裡總覺得有些不妥,可現在說不出哪兒不對,他也只得唯唯退下。
“郭都督也是一片忠心,還望豫州不要介懷!”袁譚見狀,忙出言打圓場,他現在滿腦子都想的是既然有劉備當先鋒,那自己只管坐收其成便是,既然不用擔風險,借出去的一萬人馬又有郭圖監軍,想來也不會出什麼岔子,因此現在越看劉備越順眼,對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