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長安東城門下。引線拉到了門外三百步處,只需將其點燃長安東門將不復存在。一旦失去城門阻隔,以教會大軍現在十四萬多人的兵力,對付長安城裡那六萬西涼軍跟玩一樣。
423對射
得知趙雲留有後手,欒奕喜笑顏開,大讚其智勇雙全,隨後下令,“炊事班即刻埋鍋造飯。大鍋燉肉,蒸白麵餅,讓兄弟們可勁兒吃,養足力氣一鼓作氣把長安城奪回來。”
兩個時辰後,教會大軍方陣出現在馬騰視線之中,四十人一排、四十人一列的方陣足有近個,密匝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頭。
十餘萬人陣列,動作整齊劃一,齊頭並進的腳步聲如同夏季傾盆的暴雨,掩蓋了大地上一切呼聲。
一時間,隆隆的戰鼓和肅殺的喊叫聲將長安古城籠罩在戰火的陰霾之中。
馬騰站在長安的東門上,掃視著規模宏大的教會軍陣,當在連綿不絕的血紅十字大旗中找到那面隨風飄舞的神聖女媧天旗的時候,他心中沒來由一陣緊張。
他認得,那是聖母教教主的專屬旗幟,它的到來意味著欒奕親至。
他記得,上一次見到欒奕時,是在十九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那時,欒奕便已是大漢家喻戶曉的人物,在聯盟初期若非謙讓給了袁紹,險些以弱冠之齡當上聯盟的盟主。
聯盟建立之後,馬騰親眼目睹了虎牢關一役中欒奕大戰呂布情景,戰鬥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讓他刻骨銘心,終生難忘。可謂親身體會了欒奕的勇猛。
他曾不止一次發問,憑藉這等勇武之能,天下何人能與之爭鋒?
他害怕欒奕,如同大漢絕大多數人一樣。
所以,當看到欒奕親至之後,他立刻心虛起來。更讓他心虛的是,本可以與他合力守城的韓遂卻在這個時候莫名其妙的跑了,讓他措不及防,還沒來得及引兵回撤,便被欒奕圍了起來。
兵力的劣勢使得他無法跟欒奕正面對抗,只好依託城關駐守。
在安排好城內防務之後,馬騰巡視了一下城防——東門外欒奕的人馬最多,看陣勢約有六萬人。南門、北門外各有三萬教會衛士。至於西門,現在看起來空空如也,可鬼知道有多少人。
圍三缺一的把戲不單欒奕愛用,馬騰也不止一次用它攻過城。
“情況有點不妙啊!”馬騰的次子馬休倒吸一口冷氣。
肅殺的環境下,馬超呼吸變得粗重起來,以此穩定焦躁、緊張的內心。為了穩定手下兵卒士氣,他刻意提高聲音,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外有長安高城守護,內有糧秣千萬,何懼欒奕?等到欒奕糧草用淨自會知難而退。”
馬騰向馬超遞以讚許的眼神,振臂一揮,“孟起說得對。兒郎們,欒子奇縱然囂張半世,但是今天他遇上了我們。他瞧瞧咱們西涼軍,咱們馬家軍的厲害!”
馬騰手下一應兵卒剛剛拿下長安,氣勢正高。聽了馬騰的口號,高舉長槍齊齊附和,“讓欒子奇嚐嚐我們的厲害。把他趕出長安!”連喊十下,馬騰大手一揮,喊聲戛然而止,數萬人馬在城頭昂然而立,等待教會大軍攻城的時刻。
出奇的,等了許久城下都沒有動靜。既沒有雷鼓也沒有鳴金,只是東城門外教會軍列之中,躥出一小股約莫二十餘個騎兵,在城門外的草坪上來回遊走。
馬騰、馬超、馬休、馬鐵父子看出教會的騎兵似在尋找著什麼,便扒著女牆,探出腦袋眺望半天沒能看出門道。
就在這個時候,馬騰父子發現欒奕派出的那二十多個騎兵在距離城牆二百步處忽然不動了,似是發現了什麼。
騎兵們接下來的動作又印證了馬鐵的這番猜測,他們從馬上跳了下來,蹲在地上不知道做些什麼。眼尖的馬鐵則親眼看到一名身材高大,體格壯碩的教會衛士從胸口掏出火摺子對著地上一根麻繩似的東西,忙著生火。
馬鐵雖不知道這些敵方士卒在做些什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對方這番行為肯定沒憋什麼好屁,是衝著對付他們來的。
想到這兒,他趕忙把教會騎兵的怪異舉動告知馬超。而後者恰恰在這個時候看到教會騎兵成功將遠處的麻繩點燃。
燃燒中的麻繩(引信)散發出不正常的火光,攢著火苗地老鼠似得向長安東門躥了過來。
馬超沒見過火藥,卻也知道這捋燦爛的花火必定不是什麼好東西。情急之下,他計上心頭,迅速從親兵手上奪來自己的配弓,張弓搭箭,瞄了數瞄,找準提前量,照著貼地狂躥的火光便是一箭。
長箭破空,長了眼睛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