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命之人。
前番說煉己不純導致陰魔垂涎時而引誘,何易後來又碰到過幾次這種情況,時而有絕世功法秘籍擺在面前,時而有美酒佳餚置放於空,時而有金銀財寶堆積成山,所看所見莫不脫離酒色財氣,極大的考驗著何易定性。
不得已,為有煉虛一途,以補原來煉心未至之功。這時何易重以定功煉神,神愈煉愈靈,漸入初道之境。
煉神還虛境界練就地就是元神,讓其逐漸適應外界,接受大自然的考驗,要歷經各種磨難,就如一個孩童突然走向社會,所(炫)經(書)歷(網)的磕磕碰碰可想而知。
元神比這要艱難許多,光、風、氣堪稱是外界無法缺少的因素,對於元神來說,不經鍛鍊考驗,都會造成傷害。
它剛剛形成,外界輕風一吹,便會有散形之危;烈日一照,便會有溶解之險;氣息逼近,便會有侵體之禍;要讓其出竅與人鬥法,那是說笑了。
煉神還虛境界最終地步,是可以讓元神通天達地,千變萬化,移山倒海,並能將法身愈分愈多,稱為身外有身。
這一點是道家最頂級的修煉法門,在各大宗派掌教、長老中也未曾聽過誰已煉成,可以說千人中不見一個。魔道修士更不用提及,除非是那種身負絕頂正宗功法之人。
一般鬥法之時以元神應戰極為少見,都憑肉身神通對敵,也有那自負自傲之人,往往都是魂飛魄散的下場。
煉神還虛,就是要煉得神不自神,形神兩忘,不見有道法可修,不見有神仙可證,盡歸無極,復還空無,達到與天地合一,與宇宙同體,乃至後天和先天合一的境界。
自古以來,各家修士便認為宇宙的自然本源是道,道就是虛無,是宇宙中唯一永存的
而煉虛合道是丹學最終撒手功夫,它是將元神收入本體,煉而復煉,煉神還虛,更於虛無處煉之。
元神百鍊百靈,煉得元神慧光內的神火貫通軀體百竅,陽焰騰空,透頂透足,將肉身煉化入元神之中,使神光普照。
最後煉得通身神火,軀體崩散,粉碎為不有不無、無形無跡的先天祖氣,還歸於O,這才方是還虛合道。
如此聚則成形,散則為氣,元神不死,便是世人仰望的神仙。
所謂“帶肉大覺金仙”、“萬劫不壞之軀”、“本來面目”,所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超神入化”,都是化歸虛無的意思。
當然實物絕對,不能以一偏蓋,修真界宗教流派何其之多,都有其獨特的理論與實際經驗,那捨不得肉身之人更是不少。
至於魔道修士一般都是誤入歧途,身上劃了魔道的痕跡,等於是有了缺陷,進軍無上大道,飛昇天闕,千不有一,少之又少,與正道修士相比,有幾十上百倍的差距。
第四卷 乾坤交媾 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關之日
古茗比何易晚了半年時間才閉關修煉,所以在何易鍛鍊元神反覆出竅之時,她的元神還是初始形態。
期間古茗醒轉時,何易把自身的(炫)經(書)歷(網)告知於她,唯恐遭遇陰魔事件,所以小心地在旁護法長達三月之久,才放心,隨後便讓她自己修煉。
古茗的意志比起何易有所不如,幾次耐不住枯燥,又靜極而動想要出關。
她還惦記著父母,何易好說歹說,古茗似得了多動症一樣,無心修煉。最後何易祭出殺招,與其纏綿幾次才緩解了她內心的騷動。
古茗每次都在面紅耳赤中帶著兩分幽怨之色甜蜜睡去,醒來安心的與何易共同鍛鍊元神。
何易達到了讓元神出竅的地步,按先前的宏願已經可以出關了。
但他時而有追求完美之心,對待元神上就犯了這個毛病,只不過這是好事不是壞事。
現在何易對待元神可以控制如心,在虛境內不會迷而不返,由於煉己之法已經修煉完善,那些種種幻景早已消失。
元神的飛行速度與自身御劍飛行速度不可同日而語,但還是無法與赤練劍相比。
能保持是小兒狀,分散聚合等變化應對起來卻是力不從心,幾次試驗下來,驚出一身冷汗,無奈火候不到,只好作罷。
鍛鍊元神最初是讓其吸納天地靈氣,這不比往日肉身用口、鼻之快,一開始只能是如微微細雨般吸納,以後逐漸增加。以防元神受外界氣息衝擊過大,導致氣脈阻塞元氣不受控制。
由於虛境之內完全與外界隔絕,感應不少外界的氣息,同時也無法適應。何易就轉移修煉地點,每日在時間虛境、金塔塔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