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部分

“聖上打定主意為扈三妹加官了?”李師師坐在趙佶身旁,說著話還是關切的看趙佶臉色。

趙佶沉吟了一下道:“恩,也不能用雲翼左右廂都指揮使的名頭,不然阻力太大,朕要想個名目,既讓二弟的寶貝三妹掌管禁軍。又不讓人說三道四……”說著話皺眉思索起來。

李師師聽到趙佶說“二弟地寶貝三妹”,不由得啞然失笑,若不是親耳聽到,誰會相信一國之君會這般稱呼自己要任命的將軍。

趙佶思索了一陣。笑道:“這樣好了,此次二弟俘獲不少戰馬,朕就把這些戰馬賜予雲翼左右廂,聽說俘獲地有數千戰馬,雲翼左右廂自然要擴編,則單單有都指揮使未免不夠,增設都總領監軍一名,位列指揮使之下。副指揮使之上,不過有監督指揮使之責。”

李師師聽了不由得抿嘴一笑,趙佶問道:“怎麼?”

李師師道:“總領監軍?妾身覺得不好聽。”

趙佶饒有趣味的笑道:“哦?那師師有什麼高見?”

李師師道:“要是妾身取名字,就用個好聽些的,琅琅上口的,恩……喚作蓮花將軍才好聽。”

李師師就是這樣,從不會像別的妃子那樣,有什麼想法總是作出一副扭捏神態,就怕趙佶認為她們干政,殊不知趙佶又不是傻子,她們話裡話外的意思又哪聽不出來,李師師卻永遠這般坦蕩,不會說什麼“此乃社稷大事,妾身不敢說……”之類的廢話,然後還是拐彎抹角的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

正因為如此,趙佶反而覺得李師師是真心待他,對李師師也就越發寵愛。

此時聽了李師師說地話,趙佶不由得搖頭苦笑:“師師啊,改日朕拿一本官制方面的書給你看看,免得你再鬧笑話。”

李師師道:“怎麼?這名字不好聽麼?”

趙佶自不會長篇大論和她解釋將軍封號不過更彰顯武官品級,並無實際職掌,何況幾品武官封為什麼將軍早有定製,又怎能胡亂杜撰出個蓮花將軍。

笑著搖頭道:“不好聽!”

李師師微微嘟起嘴:“妾身去為官人撫琴……”,說著話起身向內室走去,不多時,小樓中飄蕩起優雅的琴音……

數日後,趙佶下旨,參與飛狐峪之戰的河北禁軍皆被封賞,按戰功封賞不一,有一名作戰驍勇地小校被直接提拔為營指揮使,可說連升四五級了,聞達,李成兩名都監的職位是沒辦法在升了,不過皆被封為冠軍大將軍,此是正三品武官,二人本是從三品武將,算是升了一級。

盧俊義槍挑遼國猛將瓊妖納延,乃是武植大力保舉的另外一人,被冊封為明威將軍,從四品下,任雲翼左右廂軍指揮使。

索超開始無出色表現,概因他乃輕騎統領,被遼騎輕騎牢牢壓制,後來的追擊戰中率輕騎斬殺遼人數千,也被提拔為雲翼左右廂軍指揮使。

武家莊,扈家莊鄉兵協助有功,特許北京軍備,扈家莊扈三妹陣斬遼國上將兀顏光,乃是此次抗遼第一功臣,被封為將軍雲麾將軍,從三品,雲翼左右廂都總領監軍,扈太公和扈成也各有封賞,那是父憑女貴,兄憑妹貴了。

貴王武植是沒辦法升賞了,只有賜下若干寶物,溫言勉勵,又命武植暫時任“河北兵馬大元帥”,總領抗遼事宜,兵馬大元帥無定製,不過是戰時臨時加封,戰事平定封號即收回,此時加封武植兵馬大元帥不過為了彰顯大宋抗遼決心。意思是我大宋已經做好一切大戰準備。

崇寧三年九月。遼宋大戰爆發,遼國南京留守耶律淳統兵十數萬,進犯宋境,和大宋河北禁軍激戰於瀛州,雙方激戰一日一夜,未分勝負,最後耶律淳糧道被燒,不得不撤回幽州。後來雙方遣兵數次交鋒,各有勝負,戰局陷入僵持狀態。

瀛州經略司一間密室中,武植和宗澤朱武三人討論著戰局,密室一面牆壁上,掛著張大大河北軍防形勢圖,上面那密密麻麻地箭頭可見戰事之錯綜複雜。

武植嘆口氣:“卻是想不到耶律淳這般難纏,死個兒子而已,用得著拼老命嗎?”宗澤和朱武苦笑望著面前地“大元帥”。都不知道該怎麼接言。

武植站起身,走到地圖前看了幾眼,其實他又哪裡看得懂?不過是看看自己各處軍隊都在哪裡,哪裡和遼軍離得比較近等等。

“比我想的早了幾年啊!唉……”武植嘆息道。可不是,本想這幾年精兵強將,好好折騰折騰河北禁軍,幾年後再與遼國爭鋒,誰知道大戰就這般提前到來了,自己根本就未準備好,如今局勢,也只能和遼國維持不勝不敗而已。自己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