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龐太師有些陰陽怪氣地道:“老夫前來求見聖上正有要事奏稟,這件事關係到我國和西夏兩國之間的關係,十分之棘手,老夫自認無能解決此事。不過包大人可是咱們大宋第一聰明人,老夫相信這件事到了包大人手裡必定是手到擒來啊。原本正要差人去尋包大人,卻不想在這裡碰到,可見這件事和包大人有緣,怕是要勞煩包大人和老夫一起再次面見聖上,講明事情原委了。”

包拯原本想以有事在身為由推拒,可是想到龐太師剛才提到這事關係到大宋和西夏的邦交,忽然想到,這件事很可能和皇上交代的事情有關係,於是從善如流地道:“大宋第一聰明人這個稱號下官可不敢當,這只不過是大家抬舉下官罷了,下官要是當真那可就是不知進退了。不過既然太師開口了,包拯不管能不能幫上忙也該盡一份力才是。”

雖然包拯的話處處透出謙虛的味道,可是聽在龐太師的耳朵裡怎麼都像是在挑釁,於是冷冷地哼了一聲,率先向前走去。

走到御書房門外,門口的小太監機靈地進去通報了皇上,很快兩人就得到了皇帝宣見的旨意。

進了門,仁宗一臉笑意地看著包拯道:“包愛卿為何去而復返?”仁宗看著包拯和龐太師一起進門就有些頭疼,這兩人碰到一起從來說不到一塊兒去,每次都吵得他頭疼,偏偏他哪個都離不了。只是他剛才吩咐的事情,包拯應該知道輕重,怎麼不去辦事,反而和龐太師一起又回來了?包拯不是個因私廢公的,難不成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大宋和西夏(2)

包拯垂首道:“微臣出了御書房恰巧遇到太師,太師言有要事相商,包拯便回來了。”

“哦,是嗎?不知太師所說要事為何?”仁宗將目光轉向龐太師問道。

在西夏問題上龐太師一直是主和的,所以他對大宋和西夏的關係十分重視。此次前來正是要說那五個被莫問殺死的西夏人的事情。那五人雖然身上沒有帶任何證明身份的東西,但是從服飾和相貌上完全可以肯定他們就是西夏人。五個西夏人無緣無故死在大宋的國土上,萬一西夏追究起來,要是處理不好的話,怕是免不了一戰了。這些年西夏一直對大宋虎視眈眈,只是一時找不到開戰的藉口罷了。

如果是平常死了個把人,底下人也就處理了。可是死的人偏偏是外族,還是和大宋關係十分緊張的西夏人,底下的官員就不敢自作主張了。報上京城之後,龐太師也覺得十分嚴重,於是就匆匆忙忙地趕來報告仁宗了。

龐太師低頭回話,卻沒發現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和他身邊的包拯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包拯對於案件的直覺向來敏銳,他一聽到龐太師提到西夏人,就馬上意識到這件事絕對和皇上交代給他的事情有關。藏寶圖出現的位置是在邊關處,出了關就是西夏,被西夏人同時發現也不無可能。

據皇上所說,朝廷當時只派遣了十個人過去,而且個個武功高強,如此陣容最後都全軍覆沒,出手的勢力肯定不小,第一個懷疑物件自然是和大宋敵對又靠近事發地點的西夏。而此時這麼巧又有西夏人死在大宋境內,這就絕對不是巧合那麼簡單了。

“這件事就交給包愛卿去辦吧。”仁宗等到龐太師說完,便開口道。他知道這龐太師拉著包拯來便是打了這個主意,要是包拯辦好了,那麼大宋和西夏還能平靜上一段時間,要是包拯辦不好,龐太師正好能夠抓住這個把柄,排除異己。仁宗表面上裝作對臣子們的矛盾一點不瞭解的模樣,實際上這些朝中重臣的一舉一動都被暗部記錄在案,皇帝又怎能不知道。只是皇帝需要朝堂上的平衡,所以就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次龐太師丟擲的陷阱他心知肚明,只不過在他看來要處理這件事也是非包拯莫屬,便默許了。

包拯恭敬地道:“微臣遵旨。”他又何嘗不明白龐太師的險惡用心,只不過這件事他還真的不能推脫。甚至他還要感謝龐太師將這件事交給他來辦,皇上讓他找藏寶圖,可是卻一點線索也沒給他,根本就是大海撈針。而在他看來這五個被殺死的西夏人就是這個案子的突破點,他有種直覺,只要查到殺死這五個西夏人的兇手,藏寶圖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了。

於是包拯在開封府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又馬不停蹄地向案發地點而去。案發現場是在官道上,那裡每日人來人往的,就算曾經留下蛛絲馬跡,如今怕也早就找不到了,不過還是要去看看的。幸好展昭已經回了開封府,就算在現場找不到蛛絲馬跡,檢視過屍體上的傷口,應該也能有所收穫。

西夏境內,西夏國主李元